走出淡季 台股喜迎旺季行情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 林世彬

美國聯準會(FED)13日宣布升息一碼,調升後的聯邦資金目標利率區間為1.75%至2%,決議符合預期,會後聲明指出就業市場繼續強勁、經濟穩健增長。對於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讓市場揣測FED可能加速升息,此擔憂引發獲利回吐賣壓,台股14日大跌逾百點。
經濟前景佳 短線修正是長線買點
然而,升息循環代表經濟持續好轉,緩步、有序、可被預期的升息節奏,不致對新興市場造成太大衝擊,從歷史經驗來看,升息期間資本市場多呈現上漲。而且,在FED聲明中,官員也強調貨幣政策會繼續保持寬鬆,同時指出經濟前景風險看來大致均衡。
再進一步觀察,近期新興市場部份國家股匯市動盪較劇烈,但台灣基本面佳且經常帳保持盈餘,有能力抵禦外在波動,股匯市表現相對其他市場穩健。由於景氣處於擴張階段,美國減稅與全球資本支出創新高,都將持續帶動經濟成長,股市短線修正,可視為中長線佈局的機會點。
美國稅改提升企業獲利 全球資本支出創新高
就總體基本面分析,美、中、歐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抵達高點後,短暫出現下滑,但這並不意謂景氣轉空,指數仍處於擴張區間。而且,美國今年推出大規模稅改,有助提升企業獲利,回顧過去五次稅改,實施後18個月內,皆推動美國ISM製造業指數上揚。
全球企業自去年邁入資本投資循環週期,資本支出創新高,另根據彭博調查,今年主要經濟體包括美、日、德、中企業對景氣展望樂觀,預計將持續數年的資本投資,可趨動全球經濟持續成長。
台灣景氣對策燈號重回綠燈區間,經濟展望佳,企業獲利年增率也持續成長,在經濟增長階段,台股合理的本淨比(PB)為1.6倍至1.8倍,目前約在1.7倍,評價並未過高,萬點行情有撐。
上市櫃5月營收創新高 產業步入旺季
景氣回溫帶動下,國內上市櫃公司5月營收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年增率兩位數成長,產業走出淡季,隨著電子業開始備貨因應下半年旺季,拉貨動能可望逐月增強。
在股東會除權息行情及旺季將臨的效應下,內資簇擁、外資回補,台股量增價漲,加權指數自6月展開「萬一行情」,大盤平均單日成交金額由5月時的1417億元,上升至1672億元。
台股目前殖利率3.7%,大勝全球多數股市,高殖利率優勢可望吸引外資持續回流,而在指數空間有限、個股有基本面推升下,預期第三季行情是「漲股不漲市」,中小型股表現空間大。
聚焦電子新商機 中小型股空間大
自去年第三季以來,台灣上櫃指數表現強於加權指數,盤面資金由大型股轉至中小型股輪動的態勢明顯。外資在連續7個月賣超台股後,自今年6月以來轉為買超,但回補大型股動作不大,預期中小型股仍有較大表現空間。
第三季投資重點以電子產業新商機為主,看好五大方向:(一)景氣復甦電子業缺貨題材:矽晶圓、被動元件等。(二)AI人工智慧:矽智材、IC設計。(三)5G佈建商機。(四)移動式裝置:手機新應用商機、3D感測。(五)汽車智能化:汽車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