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傳統旺季 擇優布局
元大卓越基金經理人 王婯勳

美國 6月 ISM 指數優於預期更是連續22個月呈現擴張態勢,但中美貿易迄今仍未突破僵局,美方雖已針對中國340億美元品項課徵25%關稅,但2000億美元清單最快應待4Q才可能課徵,且10%稅率的影響性相對低,即使課徵對於全球GDP影響僅0.2-0.4%;雖然在美國選舉將屆,川普的挑釁或將延續,但就美國今年升息四碼應無變數,歐洲在18年中前不會升息,日本更沒有計劃,且中國近來又進一步寬鬆,雖然OECD領先指標連續五個月下彎,但目前在內需、投資與政府支出仍持續下,並非衰退的景象,雖然Dow Jones仍未回到1月高位,但Nasdaq指數7/25仍創新高,顯示經濟成長動能仍無虞,惟波動加劇。
台灣半導體龍頭公司7/19法說會雖下修2018年營收成長高個位數,不過隱含Q4營收仍將成長10%以上,並預期未來幾年營收將維持5~10%年成長幅度,顯示半導體可於4Q重拾成長動能,且台積電在7nm/7+nm製程領先優勢,並囊括包括AP、GPU、CPU與AI等市場,預期將可帶動18H2~2019年營運進入另一個成長循環,將反應目前電子業需求的動能回升。
而物聯網與雲端服務的應用需求為新一代消費模式興起所致,自14-19年的網路流量複合成長即達57%,所對應的data center服務亦推升相關switch的需求,此市場在未來三年仍將呈現近五成成長,尤其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子需求多元及智慧化汽車發展,每台車輛所需電子品大幅提升,依據IC Insights報告預測,自2021年全球電子系統產品市場自2016-2021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3.5%,且半導體終端應用中以車用電子產品CAGR5.4%成長最快;亦因此,在車用電子與Smart phone相繼開發高端應用下,MLCC需求隨之成長,加以日韓業者轉往車用等高階開發與產能投資下,雖在價格持續上漲,但由於占成本比重不大下,下游並未全面性的進行設計改版,故一般型MLCC產品短缺恐仍無法填補,預期產業供需吃緊態勢將持續至2019年;而車用二極體業者亦因近年歐、美、日廠商在考量價格下跌及面臨亞洲同業成本競爭下,已關閉或外包產能,在車用電子需求大增的同時,亦使國內業者受惠相關訂單的成長。
在傳產股方面,雖然川普退出巴黎與伊朗協議,以及要求OPEC增產,但在美國用油管線供給仍不足,全球可增投放量有限以及全球經濟成長致使需求增加下,原油供需仍相對偏緊,預估3Q油價雖可能小幅回檔,4Q再因用油旺季需求再拉高,且原油仍不脫政經干擾因素,估計Brent仍應在75美元正負10%震盪,且油價上漲亦帶動其他燃料成本,在煤價上漲以及產能調控之際,水泥報價今年呈窄幅整理,然報價已高,即使8月下旬進入旺季之後的漲幅或將受限,但全年業績動能已較17年大幅成長。
雖說中美貿易不致進入更深層的非理性競賽,但雙方對談未結束前仍有其不確定性,回到投資的本質來看,全球經濟有震盪但經濟數據並未見進一步衰退,故以下半年產業趨勢來看,電子產業已進入旺季,其中iPhone雖有遞延,但下半年出貨無虞,業者將可受惠旺季僅半導體、PCB、鏡頭等幅度有別,但中長線則是AI、5G、wafer與車用電子等領域,非電方面則因2Q油價大漲,恐需待3Q末才有進一步推升需求與油價的空間,而水泥與成衣等則受惠於結構與庫存調整下於3Q中下期將帶來旺季需求;現階段建議維持成長與防守性產業均衡配置,並以下半年產業趨勢轉佳與成長動能之企業擇優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