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股隨美國科技股回檔後出現反彈
後續宜留意全球景氣放緩與庫存去化速度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 游清翔

美國期中選舉塵埃落定,結果大致符合市場預期,民主黨從共和黨手中取得眾議院,共和黨則維持參議院多數,儘管共和黨失去完全執政,然市場擔憂期中選舉的不確定因素暫時獲得緩解,焦點轉向中美貿易戰的下個交鋒場所-G20峰會。另一方面,台灣地方九合一大選落幕,執政黨大敗,市場預期中央政府將加速推展有利經濟成長的政策改革並與對岸維持和平穩健關係,市場氛圍與投資人情緒反應相對正面,近日走勢強勁,但由於明年全球景氣放緩疑慮仍在,國際油價持續呈壓走跌,加上全球其他政治紛擾事件也持續干擾與左右市場氛圍,市場對於未來整體企業獲利展望偏向保守,台股大盤能否續強仍須關注。台灣經濟領先指標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近月數值雙雙滑落,加上電子出口出現放緩,景氣對策信號也由綠燈轉成黃藍燈,企業端同時亦面臨庫存攀升、訂單趨緩的狀況,台幣也在此經濟局勢以及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儘管市場預期升息步調將放慢)的環境下,維持相對弱勢格局。
台灣科技股隨美股回檔 外部需求若得以持穩 則旺季行情可期
全球手機需求趨緩,美國科技類股持續震盪,美股科技龍頭尖牙股FAANG(臉書、亞馬遜、蘋果、網飛(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持續表現不佳,加上市場對12月1日G20中的「川習會」結果並未有樂觀期待,多數預期貿易戰恐將持續延燒,皆是導致近期全球股市表現偏弱的原因。
從美國科技類股已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及2019年財測結果與情況看來,整體數字雖仍持續成長,但展望已不如預期,並開始趨向保守,包括晶片大廠Nvidia及近期Apple iPhone砍單,這些因素都使得後續科技股的成長動能蒙塵。自2006年以來,台股漲跌與企業獲利成長呈現高度正相關,市場因此預估2019年在科技股獲利成長趨緩,且2019年美國對中國貨物的關稅課徵稅率預料將從10%升至25%的影響也將陸續反映之下,預計將對類股帶來下檔風險。
整體而言,時序已近年底並將跨越新年度之時,從近期各研究機構陸續發布的新年度展望報告顯示,各機構針對明年經濟展望多數偏向保守。在歷經數年的景氣擴張後,即便成長力道仍舊堅實的美國,也面臨基期墊高成長動能趨緩的壓力,加上美中貿易戰獲得和解的契機似仍遙遙無期,短期內在貿易問題上恐難能取得具體進展的情況下,仍需密切觀察美中經濟未來的動態,美國經濟成長若仍維持穩健增長步伐,而中國經濟即便有下行風險,但得以軟著陸方式放緩成長速率,則在外部需求狀況得以持穩下,將有利台股於低檔區盤整打底,並有希望可在年底與明年第一季旺季時局展開波段反彈行情。
科技產業上游高庫存仍待去化 傳產類股可望發揮較大防禦利基
展望股市未來的動向,我們抱持較為審慎的態度,除密切留意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放緩的幅度外,也將持續觀察貿易戰對整體經濟與產業的影響幅度。由於全球景氣已出現逐漸放緩的跡象,全球不管在電子產品亦或是汽車相關消費都明顯出現成長趨緩,並已直接衝擊相關產業鏈,也因此台股短期內預料仍傾向以個股表現機會為主。
科技產業方面,持續傳來下游需求不如預期的雜音,現階段科技業下游的高庫存問題除因智慧型手機需求停滯所導致外,聯準會緊縮信用也間接壓抑新興市場需求,加上美中貿易戰也促使終端產品售價墊高,需求也面臨結構性停滯的問題。現今庫存水位偏高的情況尚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去化,才能重啟新一輪的回補存貨需求,因此我們目前的投資主軸傾向配置較少科技類股並配置較多傳統產業的策略。此外,由於預期美國2019年恐仍將中國外銷至美國的2,000億元商品的關稅稅率自10%調升至25%,近1-2個月來,已有台廠陸續回台購置廠房或將之前閒置廠房重啟,亦有廠商加速廠能轉移至東南亞,因此現階段我們亦建議留意布局部分中美貿易轉單受惠股,且由於美國經濟成長動能仍強於全球其他區域,我們也建議重點布局部分受惠美國經濟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