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充沛、殖利率誘人 台股Q2拉回找買點
台新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副總 沈建宏

受到歐美、中國股市勁揚的帶動,台股自前波低點9300點附近一路反彈至11000點以上,波段大漲1700點,漲幅逾18%。由於美國股市已近前波高點,台股部分中小型股低檔反彈迄今漲幅已達30~50%,獲利了結賣壓將逐步出籠,預期第二季進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不過有利的是,外資與熱錢仍在亞股尋找投資機會,今年以來對台股買超逾千億元,另外,台股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4.5%左右,居全球股市前茅,估計即使第二季拉回整理,幅度也不會太深,反而逢低可找買點,以參與下半年的旺季及選舉行情。
今年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同步轉向寬鬆,大大地挹注市場資金,這也是全球股市看回不回的主因之一。歐洲央行已表明將於九月重啟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美國聯準會(FED)最新點陣圖顯示今年恐不升息,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今年Q4甚至會降息一碼,中國方面也持續祭出減稅降費利多政策,整體大環境的偏多氣氛,有利提振投資人持股信心。
在充沛的資金行情帶動下,預期將吸引國際資金流向成長性及殖利率相對較高的新興市場,台股的股利殖利率居亞股之冠,受惠相對大。就外資動向來看,今年以來呈現月月買超台股的榮景,累計第一季買超台股達1033億元,一反去年大賣台股逾3500億元的情形。
就企業獲利分析,去年第4季因蘋果新機銷售數據不佳,且美中貿易戰負面效應開始影響終端銷售,使得全體上市櫃公司單季獲利僅4047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及上季皆減少3成以上,不過,上市櫃公司去年全年仍繳出2.19兆元的歷史次高紀錄,並有83家公司每股獲利賺逾一個股本,後市美中貿易戰若能持續好轉,今年獲利將有望呈逐季向上的好表現。預估2019年台股企業獲利可能小幅衰退,不過,上半年衰退幅度可望落底。
布局高殖利率、題材性績優股
台股後市仍需關注一些變數,包括:一、貿易戰後續發展:在談判期延長後,中美雙方是否真能達成貿易戰休兵的協議。二、科技產業景氣:Samsung與中國的華為陸續有新機上市,是否可以刺激消費者的買氣,與帶動電子供應鏈回補庫存的需求。三、FED在2019年是否真的結束縮表的計畫。以上三變數若能朝正向發展,有利台股第二季呈現高姿態整理格局。
在類股布局方面,預期第二季在震盪格局下,轉向類股的輪動,布局重點在於是否具有不錯的股息殖利率,以及2019年產業是否具有題材性,看好具競爭力的半導體供應鏈個股;受惠AI+IoT 與5G等題材的新設計、關鍵零組件與材料;汽車電子或電動車相關供應鏈;以及布局即將進入收成階段,營運將轉虧為盈或獲利將出現明顯成長的部分生技醫療相關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