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盤剖析

Picture2

近期台股跟隨美國市場腳步震盪走高,上漲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場對於中美貿易抱持樂觀態度,以及川普表示對於華為的禁令會在有限度的情況下開放外,投資人樂觀看待本週聯準會利率會議降息,也激勵市場投資氛圍轉佳;此外,7月份開始新手機進入量產旺季,新訂單增加,推升近期盤面表現,而先前受到中美貿易紛爭所波及的產業,在這波漲勢中也有亮眼的績效。

展望後市,現階段雖然美中貿易爭端以及華為禁令稍微降溫,不過仍是影響台股最大的不確定性,政策面造成的風險已凌駕經濟面,貿易爭端對於全球景氣造成衝擊,對出口導向的台灣來說,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以產業面來說,雖然現階段美國暫緩對中國的商品課稅,但若最終美國仍對3250億美元商品課稅,影響非常大的族群為手機供應鏈與筆電,其次則是衣服,鞋類及玩具等,由於關稅提高導致客戶成本增加,則可能面對客戶降價要求,或直接對終端消費者漲價。

不過,美中貿易戰亦意外促成台商資金回流,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研究資料,若美中雙方均對所有產品課徵25%關稅,則在生產基地外移等影響下,亞洲國家反而可受惠,其中台灣GDP可望增加0.62%,增幅僅次於越南(資料日期:2019/05/31);此外,統計亦顯示,在美中貿易戰與政府獎勵措施下,截至7月初為止,台商申報回台投資金額整體累計已達到新台幣4,441億元,預計可創造逾4萬個就業機會(資料來源:經濟部,2019/07),對台灣來說,台商資金回流可望增加企業資本支出,國內製造業景氣有機會逆勢向上,進而提升消費力,有利內需消費產業表現。

美中雙方領袖在G20峰會為貿易談判營造良好氣氛,但市場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預估短期內台股將以區間震盪整理為主,就資金面而言,5月份外資呈現大量流出,部份資金移轉至內需產業;6月雖然呈現買超,但7月以來再度轉為賣超,後續資金狀況仍須觀察貿易談判進展。不過,台股股息報酬率表現良好,股息率相較於10年期美債殖利率仍維持正值,有助於支撐大盤,此外,台股本益比也修正至長期平均值,已經反映企業獲利下修。

短期因中美貿易談判重啟及華為禁令緩解,激勵股市反彈,跌深族群領先漲勢,未來走勢應回到基本面。因此,當台股因消息面因素出現震盪時,可伺機布局長期成長趨勢看好的族群,包括5G/物聯網、雲端運算、工業自動化與電動車等,當市場回檔整理時,受惠於貿易戰的內需消費產業以及金融股可望扮演救火隊而有相對不錯的表現。

<

Figure1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