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盤解析
富邦基金暨富邦精銳中小基金經理人 林俊宏

新冠病毒第二波疫情爆發疑慮升溫,也使原本稍露曙光的美國經濟,又蒙上陰影。總結至本月19日止,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突破12萬人,至少有6個州新增確診病例創下單日新高紀錄,FED警告各州不得過於倉促重新開放經濟,以及美國維持無限量購債政策。
受此波疫情影響,美國相關指數從3月中下旬開始落底,原本市場預期底部盤整靜待疫情過後復甦,然而卻呈現V型反轉走勢,大多是資本市場資金過於寬鬆,在疫情影響未完全恢復下,資金所堆疊出來的行情。
檢視今年美國S&P 500企業獲利部分,大部分企業獲利下修循環已經趨緩,目前預估S&P 500企業獲利預估約下滑24%。隨5~6月經濟數據(非農就業、ISM製造業指數與服務業指數、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零售銷售)優於4月與市場預期,企業獲利可望逐步復甦。但指數反應速度比企業獲利回升快許多,所以未來觀察重點仍在是否有二次疫情發生的風險、美中貿易戰影響,及未來消費及經濟活動恢復的程度。
而美中貿易戰升溫也是影響台股盤面重點,美國加重對華為制裁下,迫使中國加速去美化,而美國也加速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台灣電子產業鏈有機會是美中貿易角力下的受惠者。尤其是台積電的5nm以下先進製程,聯發科5G晶片,還有CPU、Server相關及高速傳輸相關IC設計等,在中國大陸自主技術尚未成熟下,台灣原有半導體設計製造能力變成中國拉攏合作的對象,可以注意中國去美化下,台灣相關受惠的類股。
美國在通訊及CPU相關技術相對領先,但過去製造相對依賴中國低成本,貿易戰加劇下,台商大多產能移回台灣或東南亞,美國降低中國製造前提下,亦可注意台灣製造的機會。
在台股部分,台股主要跟隨美股反轉,反彈初期主要國安基金護盤及本土投信為主,至6月外資才陸續加入。領漲族群主要為防疫概念股(如口罩、額溫槍、檢測試劑及疫苗等相關)、去美化相關受惠股及原本較穩定的Server及5G相關概念股。
目前指數已經反彈至前波高點位置,甚至部分個股還創新高,未來觀察重點仍在解封後,疫情是否能持續受到控制,畢竟部份新興市場疫情仍嚴重,加上美國新增確診人數在解封後有復甦的跡象,這些都是後續要持續觀察的重點。若疫情可以持續受到控制,加上FED維持低率政策及擴大寬鬆下,雖然基本面復甦速度沒那麼快,但市場資金充裕下,仍可維持盤堅格局,且類股輪動補漲。
但若疫情因為解封後,又造成第二波感染,尤其是美國的話,就必須提防資金潰散效應,畢竟美國是全球消費大國,若失業率持續高檔,加上消費無法持續改善,則復甦的時間將拖長。目前全球新增確診人數來看,還沒有看到明顯下降趨勢,但寬鬆的貨幣政策已將指數推升至前波高點,未來台股指數高檔恐較為震盪,但上述防疫概念、去美化相關及Server及5G相關概念股還是盤面上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