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復甦加上中方去美化 台股持續看俏

Picture2

受到美股干擾,台股近期同樣震盪。時序已來到2020年第4季,我們認為,台股的展望仍相對穩健,主因為全球資金寬鬆、台灣基本面復甦以及在中國去「美國化」下成為潛在受惠者,因此,綜觀台灣股市前3季表現,仍是全球主要股市中,少數報酬率翻正的市場,且未來可正向看待。

全球股市迎資金行情 台灣基本面支撐

近年來,面對每一次的經濟衰退,美國聯準會大多透過調降利率政策、釋放更多流通貨幣來刺激經濟,但面對2019年年末以來爆發的新冠肺炎,除了持續寬鬆的政策外,美方下了更多的猛藥,包含支持企業新發債券、同時購入投資級企業債及ETF等來應對不確定的經濟市場。

近期疫情有再起的趨勢,美國聯準會更表態將維持低利率政策至2022年,先前的「縮表」還未結束、新的資金又釋出到市場上,全球資金不僅充沛,更可說是「淹腳目」,同時也帶來了全球股市的資金行情。

聰明的資金當然是流向未來仍看俏的市場,而台股就是其一。台灣疫情控制良好,經濟前景樂觀,央行上修今年度經濟成長預估,由第二季預估的1.52%上調至1.60%,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28%。

台灣經濟部統計處公布1-8月累積外銷訂單YoY+3.4%,較1-7月回升1.6%,其中,七大產業訂單中,有四大產業皆為正成長,主要受新興科技應用與遠距商機需求強勁,及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前備貨效應拉抬,帶動科技產品訂單較強,後續隨著9月進入產業旺季,加上新興科技應用和遠距商機持續,有助推升資訊和通訊以及電子產品的訂單表現。

另外在國內需求方面,政府振興消費政策發酵、節日效應帶動零售和餐飲業營運皆穩步回升,後續隨著邊境管制持續,民眾消費需求續留國內,搭配週年慶檔期將近,有助餐飲業及零售業表現維持升溫。

美方制裁中國 間接促進台灣半導體產業榮景

還有是美國壓制中國,從中興通信、華為事件、TikTok、wechat、中芯半導體等,美方依序打擊。雖然中國積極布局,打算自主半導體設備供應鏈,但恐怕沒這麼容易。

首先,半導體供應鏈可說是全世界最複雜的產業,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初期是政府支持,後來則是靠著全球眾多上下游供應鏈通力合作,才能成績亮眼;再者,中國要自主發展整條供應鏈,需要從低階的市場做起,在產業技術和資源的遙遠差距下,這件事絕非一蹴可幾。

在中國廠商還沒辦法自主供應相關零組件以前,目前預期只能仰賴台日韓歐等廠商,且估計在中國科技和經濟發展沒有明顯慢下來之前,美方還會陸續對更多企業提出制裁,尤其美國又即將舉行大選,候選人打中國換選票是常事,在這樣的狀況下,等於間接促進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榮景。

找尋結構性成長標的 留心疫情及貿易戰後續

綜觀以上,展望第4季,台股表現可期,建議投資人可尋找有中長期結構性轉變和成長機會的標的。

可伺機布局中國去「美國化」趨勢而受惠的IC製造、設計、先進封裝類股,另外,在疫情催化下,零接觸經濟的電子商務、電競產業也續熱絡,而下半年通常是手機相關供應鏈旺季,可留意蘋果供應鏈,其中尤以5G最具話題性,預期相關零組件的供應商受惠最大。長線而言,我們則持續看好5G、雲端伺服器、半導體等產業。

不過要特別注意,短期內全球消費和投資可能仍趨於保守,持續追蹤歐美疫情狀況、美中貿易戰等,是投資人的重要功課。還有是全球疫情反覆,加以美中科技衝突升溫,仍是後續影響台灣經濟的主要變數。但長期而言,川普推動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企業脫離以往只是廉價生產的角色,台商推動智慧製造、AI管理全球供應鏈,預期在未來全球經濟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