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收復月線 基本面穩+資金充沛 類股交替向上輪動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 祝宇正

近期受到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竄升,導致美股回檔,這當中又尤以先前領漲、本益比較高的科技股跌勢最重,在市場投資氣氛受影響下,國際股市波動放大,台股亦難逃波及,大盤一度失守月線,所幸上週在美債殖利率趨於穩定、紓困案過關等利多消息激勵下,科技股跌深反彈,也再度激勵市場投資氣氛,帶動台股在上周連續四個交易日收漲,收復月線,並重新站上16000關卡,以上周表現來看,加權指數累計上漲近400點,漲幅接近2.52%。
展望後市,考量基期因素,各國或有通膨升溫導致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續揚,進一步牽動投資人情緒,台股亦不排除呈現高檔震盪態勢,然所幸美國聯準會仍持偏鴿貨幣政策立場,也明確表示要達成通膨目標仍需數年時間,因此尚不需擔心資金寬鬆環境改變,其他主要央行也未見到寬鬆貨幣政策立場改變的跡象。整體來看,隨著各國景氣有望因疫苗投入使用而逐步復甦、市場資金充沛之下,對於風險性資產而言仍相對有利,而台股不僅基本面穩健,也在諸多科技創新趨勢中都扮演供應鏈要角,目前台股尚未過熱,現金殖利率也相對較佳,待外資回補後,表現仍可期待,惟在投資操作上,也需持續留意以下幾點變數,包括(1)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2)全球疫情發展及疫苗施打成效、(3)美中關係演變、(4)先前因供給短缺是否造成部分電子業有重複下單現象。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台股基金來佈局,透過專業投資團隊的選股操作降低投資組合不確定性。
在產業佈局方面,今年基本面展望佳之族群最為值得留意,電子方面建議可朝包括半導體、IC設計、5G相關、電動車等族群來佈局。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當前全球半導體仍處於上升循環,根據WSTS的統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年增率為5%,今年可望繼續回升至8%,台灣在先進製程持續領先,晶圓代工競爭力持續上升,加上具高節能、高功率等優勢的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應用也為類股增添題材及未來成長空間,因此表現仍持續持續關注。
另一持續受市場關注的產業變為電動車,隨著全球電動車浪潮興起,各大國也明訂電動車產業政策,例如:設定未來禁止燃油車新車販售的時間、以積分制度規範車廠生產電動車,或是提供稅賦減免優惠等等,這也使得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趨勢更為明確,根據BNEF(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統計,未來五年新能源車的複合年均成長率達45%,而台灣相關供應鏈廠商也在此趨勢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自動駕駛晶片、觸控面板、影像傳輸晶片、車載鏡頭、散熱風扇、減速齒輪等等都可見台廠影子,在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大之下,有助帶動相關類股表現。
至於非電產業方面,則可留意工具機、原物料等族群,在工具機方面,隨著傳產與車用需求回升及半導體持續熱絡,機床與產業機械訂單回溫,工具機處於上升循環,訂單、價格皆成長,就2013-2015年與2016-2018年這兩波循環的經驗來看,自谷底到峰頂各約經歷18-24個月,因此推估這一波循環仍有12-18個月,相關類股表現可持續留意;除此之外,考量供需吃緊、基期因素、資金移轉帶動原物料板塊近期表現相對強勢,尤其是通膨相關的原物料及因疫情趨緩而受惠的食衣住行相關類股,短期資金亦可對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