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雜音降溫 電子傳產帶動台股反彈

Picture1

24日台股在IC設計、半導體等電子股、航運等族群帶動、撐盤下,不但延續近日反彈走勢,並進一步站上半年線,似有逐漸擺脫近期市場擔憂中國大型地產商債務危機等不確定影響,終場以上漲181.97點, 收在17260.19 點,成交量2773.75億元。

在資金面,根據證交所統計,外資等三大法人同步加碼台股,合計買超近百億元,這也讓中秋節後連續三個交易日的累積賣超金額,從賣超逾400億元、收斂至不到305億元。

在國際情勢上,在中國大型地產商債務危機似乎出現緩和,全球股市開始出現反彈;美國聯準會表示可能最早11月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預計到2022年中完成 ; 美國眾議長佩洛西暗示民主黨將在不提高債務上限的情況下通過權宜支出法案,以避免政府停擺 。

回顧近期,台股先是受到晶圓代工調漲代工價格檯面化的提振,開始反彈,但隨後碰到成長趨緩雜音、疫情變化、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政策走向的擔心,以及中國大型地產商債務危機浮現後,對總經面以及全球市場投資信心開始造成衝擊,而出現幾波較大的震盪。

在資金面,過去這段時間,受到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可望於11月釋出較為明確的貨幣政策方向時程表,加上目前包括許多總經面和產業面等訊息都需要時間反覆消化,許多企業也開始估算明年預算,因此值此混沌之際,市場資金自然相對保守。

另一方面,也因為當沖當時交投、籌碼面凌亂,以及後來市場對於當沖新規範上路等的觀望等,也讓成交量出現降溫。

展望後市,對於國際情勢上的影響,面對疫情變化、基本面的年增率下滑、FED政策趨緊的預期等負面因素仍未完全解除,近期台股轉強的動能來自於晶圓代工漲價對整個供應鏈的帶動,我們認為聚焦疑慮較低的類股、由下而上投資台股會是現階段較好的策略。

總體來看,維持台股區間走勢的看法,個股選擇是累積報酬的主要來源,對電子類股的正向看法不變,但將更側重半導體。以個股機會為選股主軸;在產業配置上,在電子業部份,看好晶圓代工將領軍半導體族群向上,IP service 持續受惠高速運算與 AI 的需求成長,車用電子、功率元件與載板的長期趨勢看俏,新款 iPhone上市,Apple 供應鏈具有季節性操作的亮點。

在傳產股部份,經濟回歸常軌、美國擴張基建與全球減碳為重點趨勢,看好資本支出、民生需求、綠能概念等類股,受疫情影響的鞋類與成衣業者則有機會在越南疫情放緩後有所表現。

在風險觀察方面可留意上游缺貨與庫存水準、終端電子產品需求、各國疫情變化;在國際情勢上則建議持續關注美國聯準會升息進度、美國總統拜登刺激方案進度、電子公司法說及2022年展望。在布局方向上,選股為上,留意長期成長趨勢,如AI、車用電子、雲端伺服器、高速傳輸。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