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高峰漸過,警報暫時解除,有利股市評價回升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 黃俊斌

台股近期歷經了幾項重大事件,先有國安基金宣示進場護盤,接著為中國軍演活動令兩岸緊張情勢升溫,加上產業間也傳來需求下滑的訊息,市場也緊盯聯準會升息動態等等,皆為台股表現增添波動,所幸在美國通膨預期降溫下,最新的CPI數據亦未再創高,市場投資氣氛獲得提振下,也帶動加權指數自七月波段低點反彈逾千點,而近一周在Fed官員釋出鷹派言論,美債利率全線走升,致使美股震盪,以及市場觀望Fed主席鮑威爾於Jackson Hole央行會議的談話下,台股同樣受到影響,加權指數於26日收在15278.44點,單周下跌0.85%。
後市來看,台股大盤自7月上旬落底後,在市場預期升息可望放緩以及通膨預期降溫下帶動反彈,目前已突破4月底以來的下降趨勢,惟目前量能偏低,上攻力道仍有待觀察,不過隨著市場對利空的反應逐漸鈍化,底部可望越墊越高來經歷基本面的利空測試,股市亦有望重新回到多頭軌道。在投資布局方面,短線對於景氣仍有下修疑慮的族群例如手機、PC、NB建議區間操作,等待庫存去化完畢。對於未來仍有強勁成長性的產業,例如電動車、高速運算、AI、伺服器、電子紙等族群,建議逢低布局,並靜待明後年的成長循環。而倘若投資人對於挑選標的把握度有限,或是無暇盯盤,建議不妨以台股基金來介入布局,透過專業投資團隊的選股操作來降低投資組合不確定性。
在產業趨勢方面,受到氣候變遷、減碳目標等因素驅動下,許多國家先後訂出禁售燃油車的時程,並透過政策鼓勵電動車生產,促使國際大車廠先後投入電動車的產銷,傳統車廠也在此方面力拼轉型,整體來看,在電動車滲透率可望逐漸提高與普及,也有助進一步帶動相關供應鏈營運表現,舉例而言,以結構來看,2020至2025年CAGR以功率電子的10%和ECU/DCU的9%成長性最佳,可望持續帶動相關族群營運與股價表現。
在Server方面,隨著邊緣運算、資料中心、HPC、AI等應用興起,也推升Server的應用增加,根據市場預估,經過2020、2021年疫情加速資本支出後,預期2022年主要雲端服務商資產支出整體而言還是具雙位數成長性,全球伺服器出貨量未來數年成長性也有望維持在5-10%的水準,相關類股表現值得關注。
其他產業方面,受到疫情干擾以及晶片短缺的影響,歐美地區的工業電腦過去兩年成長有限,不過隨著疫情趨緩,且晶片緊缺也獲得紓緩之際,各式應用例如製造、醫療、終端銷售、遊戲之工業電腦升級趨勢可望帶動出貨量成長,預估至2024年工業電腦產值之CAGR可望達6%;電子紙方面,在物聯網和綠能環保的趨勢下,電子貨架標籤顯示器(Electronic Shelf Labels;ESL)在量販店場域中,所有標籤可即時更換,搭配系統同步更新,降低人工錯誤率,具優質時效性,因此,在後疫情(COVID-19)時代,避免接觸、感染考量下,促使大型零售量販店採用ESL意願提高,也能進一步達到節能與環保目標,未來需求看好,相關族群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