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膨關鍵數據出爐 高通膨未完待續 投資新常態成型

Picture1

最新公布的美國CPI年增率居高不下,恐慌性賣壓再度出籠,數據出爐當天道瓊工業指數及S&P500指數均創下2020年 6月 11日以來最差單日表現(註1) 。凱基投信認為,從企業獲利或是資金面來看,年底前仍有機會看到一波反彈行情,只是通膨年增率仍居高檔,樂觀期待聯準會鬆手的預期是不切實際的,投資市場勢必要與高通膨再共存一段時間,在通膨緩解前景未明的背景下,投資組合中納入對抗通膨資產具有必要性。

美國8月通膨數據出爐,年增8.3%,較上月的8.5%下滑,但高於市場預期的8.1%,維持高檔態勢不變。排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 8 月核心通膨年增率則是持續攀高,來到6.3%,主因住房租金的推升。8月租金指數月增0.7%,年增6.74%,創有紀錄以來新高;8月住房指數月增0.7%,年增6.24%,則是創下1990年8月以來新高(註1)。雖然非農就業與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有好轉跡象(註2),勞動市場對緩解薪資等僵固性通膨有幫助;但住房成本持續增加,則使核心通膨有較高機率延續高檔態勢。

凱基未來樂活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預定基金經理人李怡勳表示,拜油價、原物料價格回落、供應鏈狀況好轉之賜,通膨年增率持續緩步下滑,顯示通膨已見高點,核心通膨見高點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只是在僵固性通膨緩解、美國民眾生活成本降壓之前,通膨居高震盪期間會拉長。

凱基投信指出,在8月通膨數據出爐後,多數分析師對於下週聯準會升息預期仍是維持3碼不變,但利率期貨顯示,預期下週聯準會升息4碼的機率自0% 跳升至34%;而市場對於2023年第二季政策利率水準之預期亦同步自4.0%上揚至4.3% (註3)。

李怡勳認為,在2%通膨年增率目標維持不變情況下,預期年底前美國聯準會有機會升息到4%以上,明年不排除有再升息的可能,大家預期的降息沒那麼快到來。而從今年初聯準會揭開的升息序幕,並未讓就業市場與經濟面冷卻來看,升息後遺症顯然尚未完全反映,依據過往可能延後一季到半年才會反映的經驗法則,後遺症也有可能推遲到明年顯現。

李怡勳強調,今年在多重利空連番衝擊下,高通膨、高波動、資產快速輪動的「二高一快」成為新常態,不僅成長股與價值股輪動速度加快,單壓單一風險性資產波動過高;股債齊跌也凸顯傳統股加債分散風險的功能失靈,光靠防禦型資產已不足以因應。因此與其猜底,李怡勳建議,不如趁此震盪打底階段,逢低進場分批布局,建立長線部位;並以多元資產靈活配置,對抗景氣循環變換階段的陣痛期。若能在資產組合中加入大宗商品、不動產證券化商品(REITs)、抗通膨債券等對抗通膨資產,將更能有效對抗通膨風險。

註1:資料來源: Bloomberg, 2022/9/13

註2: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資料日期:2022/9/8

註3:資料來源:CME Group。資料日期:2022/9/13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