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族群撐腰 台股走勢偏多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 潘育憲

10日台股走勢震盪,全場大致在盤下起伏,在重要權值股撐盤下,盤中跌幅收斂,終場下跌12.06點,收在15,586.65點,成交量2128.03億元。
回顧近期台股走勢,儘管整體基本面還處在庫存調整階段,但隨著利空鈍化,有望逐漸回歸公司、產業的長期基本價值。另一方面,近期台股雖然仍在市場還處在審慎、觀望,以及擔心下半年需求是否會出現不如預期等不確定等情緒中,卻仍被近來半導體族群的漲勢所逐步帶動。
就國際市場而言,近期全球主要股債市場幾乎全數上漲,顯示市場在處在難得的喘息階段;成長風格資產明顯占上風,且尤以美股、科技相關指數的漲勢最為凌厲;換言之,美股也明顯由半導體等主題所提振。
回到基本面,以次產業表現為例,電子類股自品牌業者、組裝廠一路延伸到半導體領域,仍在去化疫情時間所累積的過高庫存及超額下單,但因終端消費疲弱,產業評估整體去化時間將至少延續到上半年。
其次,部分訊息也顯示,供應鏈已有部分廠商開始針對中國農曆年需求採短急單方式採購零組件,雖訂單數量不及上半年,但顯示產業訂單全面下修時間已過,產業離復甦又更近一步。
又譬如伺服器概念,雖然庫存修正仍在進行,但拉長來看,結構性成長所帶來的需求趨勢仍在,因此,不用太過擔憂去看待現階段的庫存調整。
故在策略上,由於庫存調整有望在上半年完成,布局方向以持續買進因短期負面下跌、但長期結構成長的企業,希望利用短期因素去累積長期趨勢明確的族群,等待下一個up-cycle的到來。因此,有關於下波觀察點將是庫存去化速度及農曆年後訂單是否增溫,將決定台股未來中期走勢。
就籌碼面來看,投資人對科技股的低持股,加上經歷辛苦的2022年、基本面的曙光,以及時序上有望步入美國聯準會終點,均有利於科技股股價重回正向軌道。若以法人持股水位來看,仍有上調空間。
以半導體指數為例,年初迄今上漲約兩成,但融資餘額卻是減少約兩成,在法人持股仍有加碼空間,以及散戶等較凌亂籌碼開始降低,此情境亦對籌碼面形成正面、穩定的力量。
再就評價面而言,半導體評價不貴,庫存調整有望於上半年完成,因此,有拉回便是長線買點。
此外,就總經環境而言,儘管今年利率維持在較高水位的時間拉長,不過,若以整體台股殖利率約在7%的表現水準,搭配評價面平均大概位在歷史中間水位,以及現階段產業環境仍處在下降循環(downcycle),綜合來看,仍相對有利。
在電子產業去化庫存的現階段,我們持續尋找長期競爭力強勁、有一定的護城河、庫存調整領先結束以及現階段調整不改變未來成長趨勢的族群逢低加碼。布局主軸仍依據市佔率增加、滲透率提升、規格提升帶來 ASP/ 毛利增加的企業。在這種環境下,仍看好:IP/ASIC、龍頭晶圓代工及伺服器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