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震盪整理 逢低布局長期趨勢股
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 姚郁如

歐美金融機構財務問題緩解,經濟數據如2月份消費者信心優於預期,美股上週反彈,但台股買盤在清明連假前夕較為觀望,大盤小幅上漲,顯示投資人對後市仍持審慎態度。目前看來,歐美金融機構仍屬獨立事件,風險尚在可控範圍,但景氣在第二季持續下行,通膨仍位於相對高檔,各界對聯準會未來動向看法分歧,股市在消息面主導下,短期內仍以震盪整理為主。但第二季應為景氣低谷,下半年有望好轉,因此,回檔時可承接長期趨勢看好族群。
今年以來台股在全球股市中表現相對亮眼,主要受惠於通膨持續走低,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腳步趨緩,加上中國解封較預期早,也比預期更快度過疫情高峰,有助於提升消費需求。但通膨降溫速度慢,加上3月10日矽谷銀行倒閉,到近期歐洲的瑞士信貸由瑞銀接手後,瑞士信貸的AT1債被註銷,事件接二連三爆發,股市轉趨震盪整理,所幸各國央行與企業迅速應對,風波可望暫告一段落,美股也迅速回彈。由於利率仍在高檔,金融業壓力仍大,預期市場將保持警戒。
此外,通膨與聯準會利率政策仍將持續影響市場。通膨雖有降溫但仍明顯高於聯準會所設定的目標,3月中聯準會宣布升息一碼,顯示抑制通膨仍為其首要目標,但聯準會會後聲明亦表示將「密切關注接下來的資訊,評估貨幣政策造成的效果」,態度轉趨溫和,升息已接近尾聲。
以基本面而言,目前景氣仍舊持續下行,台灣2月景氣燈號已連續4個月藍燈,出口也因國外需求下降而大幅走低,部分產業庫存水位仍較高,使得企業獲利持續下修,但好消息是再下調的空間不大,以季度變動來看,第二季可能是景氣谷底,下半年在庫存修正完畢後,可望隨著需求回升而好轉。
由於基本面利空仍在,當股價走高而與基本面出現較大的落差時,市場仍有修正壓力,因此,預期台股仍將維持區間整理格局,但在下半年市場需求與企業獲利可望轉佳的支持下,當股市回檔時將是不錯的進場時機,建議選擇長期趨勢看好的族群。半導體長期成長趨勢明確,一直是我們重點看好的產業,近期Chat GPT掀起熱潮,相關應用前景可期,更強化AI的投資前景,由於AI需要更多的資料傳輸以及高效能運算,預期對接下來伺服器/Switch 的升級需求將是正面的影響。此外,高算力需求,預期也將為台灣散熱零組件廠商帶來更多新的成長契機。。根據IDC預估,AI 伺服器的滲透率將以17.3%的五年複合成長率成長,並在2026年達到347億美元的產值(日期:2023/02)。不過,由於近期相關族群已有一段漲幅,建議須審視個別企業的估值是否有過高的情形。
新能源車與綠能相關族群亦值得加以留意。根據GS產業研究報告,與綠能行業相關的中國企業總資本支出金額在2021年躍升一階後,接下來幾年都將維持在高檔水準。此外,由於各國政策主導,加上成本下降快速,電動車的滲透率快速提升中,根據Morgan Stanley的推估,成長初期的2020-2030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2%(日期:2023/01)。至於車用電池,2022年中國的供給量最大,佔全球的77%,未來五年美國可望急起直追,佔比將提升為10%,因電池佔整車成本超過30%,提高自供電池比重將成為各國投資重點(資料來源:Bloomberg NEF data, 野村投信整理,日期: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