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長期前景佳 短線回檔即買點
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 謝文雄

投資人在聯準會利率會議前持觀望心態,加上財報季消息影響,近期台股呈現高檔震盪走勢,上週加權指數小幅上漲0.45%至17,292.93點。今年以來資金集中在AI相關族群,部分投資人擔憂出現過熱的情況,但AI在各產業的應用才正要展開,後續的成長潛力十分驚人,加上通膨趨緩、利率接近頂點,基本面持續改善,隨著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其他產業需求回升,將可望助台股更上一層樓。因此,短線若出現回檔整理,建議可加以布局,並選擇長期趨勢看好的族群。
上週四(7/27)聯準會利率會議後如市場預期地宣布升息一碼,聯邦基準利率由5.25%上調至5.50%,即使不排除在9-12月仍可能上調一碼,升息走勢也接近終點,對於景氣與股市的影響性降低。且美國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GDP均為正成長,加上失業率在低檔,就業市場相當強勁,顯示經濟並未出現衰退。此外,目前標普500指數已公布的第二季財報的企業裡,優於預期的比例逾七成,科技巨擘如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週公佈財報也優於預期,可望激勵投資信心。
至於投資人關心的股市是否過熱,先從評價面來看,台股目前的股價淨值比(P/B)約為2.06倍,高於長期平均,也是金融海嘯後的偏高水位,不過,評價面偏高的族群亦多集中在AI、車用相關,其他產業目前仍持續受到高通膨、高利率的負面影響。另外,觀察台灣景氣對策訊號與台灣加權指數的長期走勢,可以看出台股指數的高點通常也是景氣的高點,景氣對策訊號會落在紅燈,不過,目前台灣景氣對策訊號僅為藍燈,處於相對低檔,因此,台股現在位於頭部的機率不高。
從企業獲利的角度來看,MSCI台灣指數的每股盈餘預估將從2022年的-5.2%、2023年的-18.2%,在2024年轉為22.3%的正成長(資料來源:Credit Suisse,日期:2023/06/23)。由於個別產業的表現差異較大,因此,未來的選股方向就是要找出獲利成長能超越兩成並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標的。其中,AI相關族群就是持續看好的首要目標。
由ChatGPT所掀起的AI浪潮已推升相關族群的股價大漲,但AI的應用才剛剛開始。除了文字與影像,包括聲音(語音及音樂)、行為(機器人虛擬與實體的動作)以及藥物、材料研發等,都需要生成式AI。以AI Server為例,美銀美林預估2023~2025年全球 AI GPU的出貨量分別為1百萬、4百萬與1千2百萬顆,產值則從2023年的22億美元暴增至2025年的263億美元。除了AI Server,新平台的推出亦可望推動Server的換機潮。
電動車/自駕車的成長期潛力亦值得關注,雖然研究顯示,至2025年以前,全球自駕車仍以level 1 與 level 2為主,但車用AI的需求正逐年快速增加,預估在2030年,全球將有近8千萬的車輛配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相較於2021年的4千1百萬輛,成長率近乎翻倍(資料來源:Yano Research Institute, 日期:2022/08)。另一個長期趨勢為具有自我學習功能的智能(人形)機器人,同樣需要大量且快速的電腦運算能力,雖然目前尚未受到過多關注,但前景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