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攪亂全球股市 美股馬首是瞻
合庫投信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 張仲平

展望第四季以及2019年,儘管全球經濟成長受到中國供給策改革以及貿易戰影響速度放緩,但仍有持續擴張的空間。聯準會持續升息導致美元流動性緊縮,強勢美元及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成為影響下一季市場情緒的關鍵主題。歐洲股市則主受義大利預算案及英國脫歐進展影響。新興市場於未來幾個月內,中美貿易戰為影響關鍵。美國11/6期中選舉前,川普態度都足以撼動國際股市多空氛圍。
美股 企業財報可望持續成長,基本面支撐股價
第四季美股兩大觀察重點為十月中進入的企業財報,以及十一月的美國國會期中選舉。根據目前的民調或賭盤來看,此次期中選舉民主黨可望拿下眾院過半,共和黨守住參院過半,若民主黨與共和黨各拿下眾院與參院,民主黨對中國態度較共和黨更為鷹派,要寄望川普對中國貿易態度轉趨緩和的可能性不高,甚至為了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不排除推出更積極貿易方面的政策。不過民主黨對美國盟友如加拿大的貿易態度較為鴿派,可能迫使川普對加拿大、歐盟等盟友強硬的貿易態度出現改變;但美國下一輪最快對中國商品課稅時間點將落於2019年一月,至年底利空有機會逐步淡化甚至出現轉機,美股仍將反映基本面與企業獲利。
根據最新的FACTSET研調機構調查指出,即將出爐的標普第三季財報營收年增率預計達到 7.4%,獲利則年增率高達 21.5%,未來四季標普的本益比則為 16.7倍,略高於歷史均值。目前對標普第四季的獲利預期則為年增20%,我們認為強勁的企業獲利成長可望對美股呈現支撐,加上年底感恩節暨聖誕節等消費旺季來臨,歷史上美股年底也以上漲居多,我們預期第四季美股仍可望有所表現。
歐洲股市 區間盤整,待義大利預算案及英國脫歐談判明朗
近期觀察重點為義大利預算案及英國脫歐談判進展。義大利公布2019年至2021年財政預算案目標為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2.4%,高於市場預期,且遠超過歐盟規定的上限,導致義大利債券及銀行股受衝擊,連帶影響到整體歐洲股市。歐股相較美股由於企業獲利成長相對緩慢,經濟成長動能疲弱及上述地緣政治風險仍構成的不利因素,預期第四季將以盤整居多。近年來歐洲股市主要以價值型股票為主導,在成長步伐依然緩慢情況下,歐洲市場吸引力將下降。佈局方面仍以產業龍頭類股逢低布局為主,看法中立。
新興市場 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資金撤出,靜待黎明
截至第三季底MSCI 新興市場指數報酬為9.54%,其中受中國股市重挫影響最深。金磚五國表面上看來俄羅斯上漲 3.26%,巴西上漲 3.85%,印度上漲6.37%,南非則下跌5.73%,然考量匯率評價後則全為負報酬。俄羅斯盧布年初至第三季底下跌12.13%,巴西里爾下跌 18.22%,印度盧比下跌11.89%,南非幣則下跌12.28%,強勢美元使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出,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市全面不振。
2018年新興市場困境頗多,包括個別國家因素(如土耳其、俄羅斯受美國制裁下跌;阿根廷政策失誤等),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惡化,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舉行大選,以及全球金融政策略為緊縮。此外,美國持續升息間接導致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市場重新調整對波動高的風險性資產(尤其新興市場資產及股票)的報酬預期,都增添新興市場股市壓力。觀察經常帳赤字最高且外債負擔最高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系貨幣遭受的衝擊最嚴重,然亞洲的韓國及泰國等具有經常帳盈餘的國家則相對並未面臨貨幣危機風險。
中國股市
在經歷2017年的亮麗表現後,2018年呈現大幅回檔。主因為以下兩點:1)中美貿易紛爭對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之不確定性,2)中國國內積極去槓桿政策對經濟短期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在中美貿易戰利空已反映情況下,第四季起,包括中國十一長假備貨及美國消費旺季需求將有利中國出口整體表現。宏觀而言,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穩,人民幣亦出現止貶跡象,惟上游環保查核力度仍大,短期物價壓力較大,中美貿易爭端未歇,仍須關注未來動向。評價方面,中國股市經修正後估值位階已偏低。在中國A股未來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及在MSCI指數比重調升下,外資可望持續進駐,法人結構將獲得強化,有利後續止穩反彈的動能。
總結之,第四季全球股市的表現成熟市場首看美國,新興市場則以中國為馬首是瞻。美股因企業財報成長及年底旺季因素可望緩步走升,而中國股市在跌深後近期打底也可能出現反彈契機,可望帶動新興市場出現一波反彈。惟全球政經不確定因素仍多,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分批低階且長線投資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