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位處景氣循環中期,基本面與評價面皆具吸引力
路博邁投信總經理 陳正芳

以景氣循環而言,相對美國經濟與股市已浮現後期的跡象,整體而言新興市場似乎仍在景氣循環的中期。目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預估盈餘本益比約為12倍,評價吸引力勝過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7倍與代表全球已開發國家的MSCI世界指數的16倍。而且科技產業佔新興市場股市的比重不斷增加,因此未來本益比也可望略高於過去的水準。我們認為,目前新興市場股市的評價並未出現景氣循環後期的跡象。
此外,目前新興市場的經濟基本面也沒有欲振乏力的後期現象。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企業盈餘成長率已超越GDP成長的速度,但是許多新興市場的企業盈餘成長率仍低於GDP成長率。參考指數的主要成份國家-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2017年,印度GDP成長率為6.7%,但是企業盈餘卻是負成長0.9%。
此外,新興市場企業降低財務槓桿的速度也遠遠高於已開發國家:根據美銀美林全球研究與企業財報資料顯示,全球新興市場與美國企業的淨負債相對於盈餘的倍數雖然都在2015年底上升至2.5倍左右,但是在那之後新興市場企業的財務槓桿倍數已下降至1.5倍左右,而美國企業則是維持不變,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新興市場企業的違約率低於預期的原因之一。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降溫,我們認為中國與其他新興國家的經濟復甦將獲得支撐,並在2019年的下半年進一步站穩腳步。此外,市場預期聯準會可望在7月和9月進行保險式降息,可能降低美元吸引力使美元轉趨弱勢,也將提供新興資產相對有利的環境。
新興市場投資前景看好,但有鑑於各國的經濟與評價差異性大,因此仍需以主動式投資布局,才能掌握最佳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