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振翅,重創全球金融市場
疫情肆虐與油價崩跌,衝擊經濟基本面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 鄧盛銘

新冠肺炎自爆發以來,疫情已造成全球確診數達20萬,死亡數近萬,企業營運、工業產出、民生消費、旅遊娛樂等經濟活動的受阻情況,已從中國往全球擴散,目前對經濟損害的程度尚難明確評估,且正因此種不確定性,造成金融市場自2月中下旬以來以極為罕見的劇烈波動回應,美國標普500指數開年以來至3月18日已重挫25.77%,且自3月9日觸及熔斷後,近兩週已四度發生熔斷。
我們認為,全球經濟數據疲弱情形可能持續,肺炎疫情爆發是真正的「黑天鵝」事件,市場不易進行適當評估或反映價格,就目前可見的指標來看,中國首季經濟實際上出現收縮,而美國的供需兩端則難以避免一定程度衝擊,預料上半年經濟成長將顯著放緩。目前美國中小企業暫時未見到因疫情打擊而導致違約個案上升且無力向債權人償還款項的惡化情況,惟一旦發生,其破壞力將相當巨大。
需求方面,消費者信心及消費衝擊將會是疫情蔓延下最棘手的問題,此與供給面的衝搫不同,縱使消費有遞延效應,但消費者未必會有加倍消費的需求。因此,我們認為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可能需要更多時間,預料下半年可望擺脫頹勢,第四季有所改善。
無獨有偶,當市場期待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能就進一步減產達成協議以支撐油價時,卻遇上協議破裂、沙俄兩國交惡,沙國大砍官訂售油價格(調幅為20年來最大)並揚言增產,直接造成國際基準油價於3月9日當天的亞洲交易時段崩跌,一度狂瀉30%,令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進一步增加。
聯準會行動出人意料,毀譽難判
恐慌情緒瀰漫,美元流動性成為穩盤關鍵
擔憂疫情恐加劇全球面臨的通縮壓力與經濟疲弱,以及金融市場近期失序表現,眾人均引頸期盼美國聯準會降息因應;然而,聯準會雖一如預期降息,時點與幅度卻超乎市場想像,反成為加劇波動的原因之一;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曾一度反映寬鬆預期降至歷史新低0.5%附近,惟隨著美元流動性稀缺,債券面臨獲利了結套現壓力,殖利率近期已快速回升至1.15%附近,美元指數DXY亦出現類似走勢,從95急彈至101附近。
我們認為本次聯準會行動加劇短線波動的主因有三:(1)首波緊急降息行動看來並無與其他主要中央銀行協調、(2)市場認為緊急降息某種程度上表示對經濟前景感到擔憂、(3)第二波行動力道大,市場擔憂聯準會是否彈藥耗盡。
然以中長期角度分析,由於美國無法倖免於外部衝擊,透過降息仍當有助降低企業承擔債務的壓力,再者降息效果猶如減稅,能刺激再融資活動,並帶動潛在需求,而各國雖陸續推出財政刺激措施,惟成效並非短期可顯現,寬鬆貨幣政策仍有其必要性。
近日因市場劇烈波動導致美元流動性需求大增,帶動美元強勢並導致金融市場資金情況緊縮,且強勢美元亦使美國製造業活動受壓。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數年央行仍將維持低率環境,確保市場流動性無虞,並維護匯價穩定以降低對產業的影響。
疫情總會過去,期待撥雲見日時政策招式盡出,中長期展望仍屬正向
短線市場修正幅度過於劇烈,預料多數投資人均難倖免,對未來信心恐先趨於保守,短期股市走勢不易出現連續性的漲勢。現階段疫情發展與各國政府的防疫、救市舉措等消息面應會成為影響盤勢的主因,預料金融市場消化訊息的過程中將持續呈現震盪格局。
疫情雖於短期內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但根據歷史經驗,美股在空頭市場期間平均跌幅約30~40%,本波修正近一個月跌幅已達29.18%(截至3月18日),合理推估再大幅下探的機率有限;此外,本次各國有志一同協力出台救市措施,不論是美國將推出高達1.2兆財政刺激、或ECB訂定7500億歐元的資產收購計畫等,均對提振市場信心有所助益,連帶有利股市回穩,因此風險資產部位建議可暫時繼續持有觀望。
整體資產配置建議方面,泛固定收益市場歷經此波修正後,長期投資的評價面優勢浮現,建議可多加留意;加上在風險趨避下,投資等級債相對股市抗跌,高收債則有收益率可做為投資後盾。股市方面,全球成熟國家股市靜待落底後,美股仍可作為投資的首要目標,而新興市場則可留意今年以來相對強勁的中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