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觀望氣氛濃厚 宜多看少做

Picture1

2020年迄今科技股依舊表現突出。儘管新冠肺炎仍無法有效控制,各國經濟仍處在侷限狀態,由於FED帶頭的貨幣寬鬆,使市場資金不虞匱乏,致使2020年迄今看來全球股市仍維持強勢。截至10月8日,MSCI全球指數2020迄今報酬為1.8%,美國S&P 500 指數報酬為 5.8%,2020年最大的贏家仍是成長性強的科技類股,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以來報酬達 23.33%,從台股權王台積電今年以來報酬率逾四成可看出端倪。

近期國際股市觀望氣氛濃厚,主因美國總統大選、財政刺激法案協商、各國復甦狀況及新冠肺炎疫苗及解藥進展等消息面將持續牽動股市。美國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在混亂中收場,目前拜登仍保持民調領先,川普果然又出招,於近日自行宣布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政治風險仍是市場焦點,假設在川普症狀輕微的最佳情境下,他仍需要隔離至少十天且可能更長,這將影響他參與競選活動,原定10/15的第二場總統候選人辯論可能改期或取消,整體情勢可能有利拜登,預期短線不確定性將壓抑股市漲幅。我們可以預期在總統大選之前,川普仍會動作不斷,市場不確定性存在,波動仍大,保留現金為上。

OECD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九月上調全球經濟展望。由於兩大強權美國與中國的經濟前景改善,全球經濟從新冠病毒的復甦速度將較數月前的預估來的快。OECD預估假設疫情持續控制,且假設疫苗至明年底前才能穩定供應,則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為5%。儘管OECD對未來整體前景看法好轉,但主要經濟體間仍存在重大落差。中國、美國、歐洲的控制情況較原來擔心的為佳,但新興市場主要國家如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及墨西哥等在控制疫情的表現上仍未人詬病,國際股市表現不一。

近期全球股市主要觀察重點除了美國總統大選與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與疫苗發展進度如上所述,歐洲政經情勢及美中科技對峙亦必須留意。歐洲方面的風險在於疫情有再次升高之虞,英國脫歐談判仍處僵局,英國無協議脫歐將對歐股形成壓力。美中科技對峙影響層面甚廣,未來全球產業供應量將可能朝向二元化趨勢,投資人宜多加留意。

新興股市方面,過去數年新興市場在科技、消費甚至金融等新經濟領域發展超越成熟市場,不斷成長的國內消費與科技發展較更早之前賴以為主的大宗商品出口成為更強大的經濟成長驅動力。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刺激下,未來一兩年預期將會看到更多這樣不同於成熟市場的飛躍式發展。惟投資新興國家股市有其難度,除了政局難預料外,新興國家貨幣本身的波動有時甚或大於股市,投資人不可不慎。

面對市場波動加劇,建議投資人近期以分批低階且長線投資思考為宜,積極者可逢低布局估值仍低,成長力道將較歐美股市強的新興市場,保守者可低接價位修正後的高股息類股及定時定額投資 AI/電動車及互聯網類型等長線趨勢的基金。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