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頻報喜 全球經濟成長率持續上調
保德信投信投資管理部協理 許豑勻

全球各大央行聯手營造資金寬鬆環境,各國政府也相繼推出刺激政策來提振經濟,配合全球進行疫苗施打,帶動經濟數據與景氣擺脫衰退,擁抱復甦,特別是美國為首的主要經濟大國,光是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即接二連三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方案,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4月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再度調升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前次的5.5%上調至6%,改寫1970年代以來新高,明年的經濟成長則來到4.4%,該數據也較前次高出0.2個百分點。(資料來源:IMF,2021.04.06)
在最新的報告中,東西方兩大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步獲得調升,IMF預估,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6.4%,相較前次大幅調升1.3個百分點,在強勁復甦的帶動下,整體經濟產值可望返回疫情前的水準;中國方面,IMF最新預估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再上調至8.4%,上調幅度相較前次高出0.3個百分點。(資料來源:IMF,2021.04.06)
歐洲整體今年的經濟成長也獲得IMF上調至4.4%,上修0.2個百分點,明年的成長率則預估可達到3.8%,若細看2021年歐洲區各國表現,以西班牙的6.4%最高,其次是法國的5.8%,義大利4.2%,德國3.6%,英國則可望來到5.3%,其中英國與義大利的經濟成長預測在本次都獲得上修。(資料來源:IMF,2021.04.06)
除了已開發國家經濟回暖,部分與全球景氣連動的新興市場也同步沾光,根據IMF最新預測,新興市場今年成長率可達6.7%,較前次報告上調0.4個百分點,台灣也名列上調名單中,本次經濟成長率被大幅調升至4.7%,相較前次高出1.5個百分點。(資料來源:IMF,2021.04.06)
事實上,這波全球景氣復甦不只是經濟展望看升,實際公布的數據也持續報喜,以美國來說,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大漲4.2%,改寫9年半來最大增幅,另外,美國3月非農就業人數大增91.6萬人,失業率亦創下近1年最低至6%,搭配3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來到64.7,改寫近37年以來最高。(資料來源:Bloomberg,2021.04.09)
歐洲方面,歐元區4月投資信心指數由5.0大幅跳升至13.1,不僅高於市場預期,也是2019年7月以來最高,而整個歐元區因為各國疫情狀況、政策作為與基本面不盡相同,目前德國就業市場改善幅度領先多數國家。(資料來源:Bloomberg,2021.04.09)
根據預估,自疫情爆發以來,歐元區多數家庭將可支配收入的1/4轉換為儲蓄,例如法國央行預估法國家庭儲蓄金額將於年底達到1650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額8%,造成這樣的狀況,除了民眾未雨綢繆心態之外,也因為歐洲之前疫情肆虐,許多國家祭出封城令,人民禁止度假和外出聚餐,也讓消費下滑,預期疫情過後,這些「被壓抑的需求」將帶動歐元區的消費支出,在數年內都能保持在疫情前的水準之上,而私人消費在3至5年間更可望出現大幅成長。(資料來源:Bloomberg,2021.04.09)
除了經濟復甦力道,美國的貨幣政策與利率走勢也同樣為疫情後的市場追蹤焦點,特別是之前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快速彈升,牽動全球投資敏感神經。從最近一次FOMC會議來看,美國聯準會(Fed)認為,現階段殖利率上升僅僅反映對景氣的樂觀預期,並未阻礙經濟復甦,而Fed仍會維持當前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政策態度也維持鴿派立場,短期無須擔心貨幣政策的轉向。(資料來源:Bloomberg,2021.03.08)
最後,回顧近期全球股市表現,在甩開美債殖利率彈升陰霾後,美股道瓊與S&P500指數再度多次改寫新高,台股也站上萬七大關之上,顯見即便美長債利率反彈,只要實質利率仍處低位,股票資產仍是市場資金的最愛,更何況,獲利回升是今年全球股市多頭續航的主要推手,隨著經濟逐漸回復正常,不論大中小型股的企業營收與獲利展望同步好轉,帶動股價有所表現,預期今年的股市漲勢相較於去年將更加多元化。(資料來源:Bloomberg、BI,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