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再進化 淨零轉型趨勢驅動永續投資脈動
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 洪華珍

氣候變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問題,而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淨零轉型趨勢正開始。其所喚起最關鍵且也最重要的應該是綠色成長與全球經濟去碳化。相關主題從再生能源、人工智慧、基礎建設投資等,過渡到淨零排放經濟。這不但意味著投資、成長,也表示投資人有機會可以把握 。而這個 「 轉捩點 」 是不可逆轉的,而是一個長期趨勢 。
全球經濟去碳化主要應該站在投資的角度,而不是成本角度思考。而影響此一發展的則還有人口變化、逐步的城市化及原物料短缺。 站在投資人角度,人工智慧、智慧能源 (smart energy) 和能源效率,以至水供應、處理和糧食安全等方面的投資,應有望受惠於這些趨勢。
隨著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落幕,氣候變遷議題又再成為全球市場的矚目焦點 。其中,淨零排放、碳中和已逐漸成為全球各國共識及氣候政策重點。目前已將淨零排放與碳中和相關完成立法的國家已經涵蓋全球16%的GDP。我們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國家及城市將有正面進展。
就落實面而言,全球目前已有139個國家,241城市,800家國際企業提出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目標,涵蓋全球碳排放量的83%,GDP 91%,人口數的80%,顯見碳中和目標已經成為全球政府及企業的最新趨勢。
除政府外,企業自願性進行淨零轉型並減少碳足跡以因應全球淨零趨勢,亦成為帶動相關產業成長力道的另一股力量。以美國S&P500成分股來看,目前已有38%掛牌企業已提出淨零排放目標,歐洲600指數成分股則更高達64%企業已提出淨零排放目標。
就機會面而言,隨著地緣政治風險提高後,各國面臨原物料飆漲後的通膨,以及能源安全問題,在這些推力下,淨零排放正逐步從口號轉化為行動,對全球政府及企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
根據IEA預估2050淨零路徑,預期包括:新能源、碳封存、氫燃料、電動車等產業將是主要解方。例如:到2050年,近九成的發電量將來自再生能源,其中,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占比合計達近 70%,其餘大部分為核電。
其次,2021年起停止投資新的化石燃料計畫,並呼籲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分別於2030、2040年以前淘汰所有燃煤電廠。全球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需要有的相關技術,包括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使用生質能、電氣化取代化石燃料,以及發展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技術(CCUS)、氫燃料,除此之外,使用行為改變也是關鍵。各時間點的減碳行動與時程包含2030年新車電動車市占達60%、2040年全球電力系統達淨零排放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股全球關注淨零排放、碳中和等因應氣候變遷的力量,也逐漸從政策、落實等面向,擴大到投資面。我們也可以觀察到,ESG策略相關基金逐步成為投資市場主流,連續三年以上獲得投資人青睞,即使在今年來股市大幅波動下,迄今亦有810億美元資金淨流入。
以新能源為例,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能源產業新增投資金額估將達2兆美金以上,而這個數字並首度超越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簽訂時的水準;其次,全球清潔燃料(clean fuel),包含生質燃料、燃料電池、氫等投資占整體清潔燃料新增投資金額也達三成以上。此外,全球清潔能源除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等供電來源外,加上電網等基礎建設則是占了整體清潔能源新增投資金額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