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展望-聯準會年內降息三碼預期增 股債市處順風
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 蔡詠裕

近日市場投資情緒仍持續受到央行貨幣政策動向所牽動,不過在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加上新科技與新消費等題材持續帶動下,以國際股市來看,截至21日止,近一周表現呈現漲多跌少,表現最佳的為日本,日經225指數上漲5.17%,其次為中國深圳股市,深綜指上漲2.63%,再來為美股,道瓊指數累積上漲近2.25%,與日經指數同樣都刷新歷史收盤新高紀錄。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近期全球主要經濟體動能普遍回溫,製造業景氣復甦延續,二月份全球製造業PMI指數升至50.3,產出指數升至51.2,需求指標呈現改善,當中新訂單指數自2022年6月以來首次回到50上方,出口訂單也改善至49.4。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出口動能回升,反映商品庫存落底,全球需求有回溫跡象。在通膨方面,美國2月CPI月增0.4%,食物價格增速放緩,但能源價格轉為正增長,年比則由3.1%回升至3.2%,通膨降溫走勢遲滯,後續走勢仍待留意觀察。
而在各界關注的聯準會貨幣政策方面,剛落幕的FOMC會議如市場預期暫停升息,將聯邦基金利率(FFR)目標區間維持與2月相同水平5.25%~5.5%,且多數投票委員同意暫停調高基準利率,使利率依然維持自2008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聯準會也大幅調升今年經濟成長,將美國GDP成長率預估值從12月公布的1.4%大幅上調至2.1%,顯示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並維持今年通膨預估值2.4%。此外,根據3月份點陣圖暗示,聯準會預計維持今年降息3碼,且預測降息3碼的官員反而從去年12月的6人增加至9人,意味著聯準會短期間鴿派論調更加確定,且主席鮑威爾於會後記者會上再是提及目前利率處在週期性峰值,若勞動市場意外疲軟,將可能需要政策因應,同時也有信心通膨朝2%目標的趨勢不變,並且提到將很快適宜放慢縮表步伐。在歐洲央行方面,近日ECB總裁拉加德亦透漏若經濟數據符合預期,有可能在6月啟動降息,由此推測歐美兩大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可期
後市來看,在經濟溫和復甦,升息周期結束之下,股、債市都具備投資契機,不過仍須留意類股與資產表現輪動之狀況、地緣政治之紛擾,特別是今年又逢全球大選年,故資產價格波動風險仍在,故建議投資人採取股、債多重資產配置策略來因應,以平衡投資組合波動,且一併掌握各資產輪番表現之機會,透過精選成長股、另類資產、收益債等優質股債資產,還可望進一步優化資本利得增長機會與債息收益。
在股市方面,生成式AI的發展,也引發自去年至今的AI科技股投資熱潮,相關個股領漲市場,而隨著AI商機題材與應用持續拓展,未來幾年也仍將是投資布局上不可忽視的板塊,除了AI晶片、伺服器等類股之外,與之相關的數位新基建成長性亦值得留意,特別是在資料儲存需求龐大下,包括資料中心、5G基地台等成長前景可期待;此外,隨著人類生活與消費習性的改變,對於健康越趨重視,故隨之而起的新消費商機也帶來投資契機,值得一提的是,基於體重管理是健康管理中重要且基本的一環,減肥藥物也將成為必須新消費,全球減肥藥市場規模更是逐年增長,加上由國際大藥廠所研發之減肥新藥,不僅有助減重,還能減少腎臟或心血管疾病惡化的機會,投資前景亦可關注。在債市方面,現階段則以非投資等級債相對看好,主因在於發債企業營運體質尚屬穩健,違約率處於低檔,且非投資等級債具有收益優勢,波動度有僅有股票的一半,故適度納入投資組合,有助進一步優化投組收益表現與帶來風險分散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