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短期關稅雜音?美股投資三妙計

Picture1

今年以來,川普政府關稅與貿易政策、經濟持續放緩、地緣政治攀升,種種不確定性壓抑美國股市表現,無論美國大型股或小型股都受到影響,直到5月底才擺脫負報酬表現的陰霾。經濟前景仍不明朗,市場容易受到短期事件影響而大幅震動,加上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時常反覆,增添投資難度。目前美國股市仍具有兼具成長潛力與獲利品質的企業,但投資時須更重視基本面選股,透過主動管理機會與風險的投資方式,以期動態掌握美國成長股的投資機會。

與川普上一任期相比,本次任期以來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指數曾突破10年來新高1後轉向,受制於諸多潛在的不確定性,美國企業資本支出躊躇不前,加劇市場波動性。回顧今年第一季,美國薪資增長是美國經濟維持成長的一大推手,失業率維持在4%左右的水準,且未見企業過度擴大財務槓桿,代表企業體質仍相對穩健。然而,今年第二季市場充斥諸多短期消息,整體企業與經濟是否有韌性能安然度過本波震盪仍有待觀察,接下來企業與消費者信心是否回神將是觀察美股能否續航的觀察重點之一。

面對前景不明的下半年,蘇智蘋提供三道股市投資妙計。首先,側重基本面選股。投資人除了關心經濟數據以外,還需要同時掌握長期投資中勝出的立基點 – 企業獲利能力。由於美國總統選舉後的股市慶祝行情已退潮,目前預估美國標普500指數獲利成長約為9%2,也就是說,美國企業雖可望成為推動美股成長的重要引擎,但需要做好準備因應獲利幅度大幅修正的潛在風險。審視個別公司基本面,像是部分企業獲利具韌性的大型成長股,有機會運用不同的創新科技增加企業獲利能力

其次,以主動管理精選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過去兩年半期間,美國股市的集中風險較高,市場過度集中於特定大型股,也有利於跟隨大盤追蹤指標的被動式投資策略。然而,今年市場開始分化,超大型股之間表現分歧,以主動式投資策略較能保有靈活調整的彈性。

第三,尋找長期趨勢下的投資機會,不要隨短期市場事件起伏。投資人很難預測何時會出現類股輪動,因此投資可以挑選題材多元、有機會長期發酵的類股。像是AI科技產業。我們觀察2025預估雲端資本資出的金額近4,000億美元3,為過去5年之最,也意味著生成式AI可望持續發酵,而非短期潮流。

地緣政治風險對市場的影響通常是相對短暫的,關稅也多半是一次性事件,往往很難每一年都發現,市場數據顯示本波市場極端的情況已過。投資機會往往便隨著市場動盪,因此視自身的風險屬性,選擇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持續參與市場是相對聰明的選擇。

1目前的分析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為在新聞源中搜索與經濟、研究和政府相關的主題,以及尋找與貿易政策和不確定性相關的詞彙。資料時間: 2025 年 3 月 31 日。資料來源:彭博、密西根大學、Factset和聯博

2過往績效不保證未來結果。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且指數表現不代表任何聯博基金之績效表現。指數未經管理,因此報酬未反映主動式基金管理之相關費用與支出。績效不代表包括聯博基金在內的任何投資產品之表現。資料時間:2025 年 5 月 30 日。資料來源:彭博、FactSet、標準普爾和聯博。

3過去的表現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所述個別有價證券僅為說明聯博投資哲學,不代表該基金買賣或推薦所述證券,亦不假設該等投資已經或將有獲利。資料時間: 2025 年 4 月 30 日。資料來源:彭博、公司報告和聯博。

Figure1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