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兩強之爭 撐起台灣硬實力

Picture1

美中貿易再度煙硝四起。但實際上,打從去年貿易戰開打以來,在美中兩大強權商業與科技之爭的壁壘之下,台灣的經濟戰略地位反而愈顯重要,更多機會也隨之而來。

首先,從產業地位來看,在美中兩強之爭下,未來將是一個世界、兩套系統。而這項改變,不但牽動全球長期的產業走勢,也進一步帶給台灣更多的利基與更為公平競爭的大環境。

就現況來看,台灣其實位處於兩個世界的交界點。她看起來,不屬於任何系統,但同時可以獲利於兩個系統。以台灣最強的半導體為例,不管是美國或是大陸市場,都需要台灣的半導體行業。

大家可能不知道,大陸進口最大的第一項東西就是半導體。根據統計,大陸去年所進口的半導體,實已超過去年所進口第二名的原油和第三名的鐵礦砂的總和。如果再細究,大陸進口半導體來源最大的地方就是台灣,去年30%的大陸進口半導體來自台灣。

在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上,目前最先進的是7奈米。這項技術厲害之處,就在於一個晶片裡面可能有21個電晶體,而到目前為止,這項製程也只有台灣廠商可以做得到。

大家也可能不知道,蘋果出的耳機,除了部分是大陸製造外,所有的產品幾乎是台灣生產,事實上,華為的手機很多也是交給台灣廠商在做,小米的手機也是,所以台灣的製造能力其實是強的。

此外,在AI運作不可或缺的運算能力部分,全世界數據中心80%以上的伺服器也都是由台灣業者所製造。

所以,不管是美國或大陸市場,所有最先進的製程,5G也好、AI也好,IOT也好,如果沒有台灣這些厲害廠商的技術,是做不出來的,以此產業地位來看,台灣的確是世界的交會點,大家都需要台灣。這是台灣的優勢。

其次,從股票市場來看,台股實力也不遑多讓。大家可能也不知道,回顧過去十年,在全球幾個主要股市中,台股的表現位居第二,僅次於美股,而且更是A股的三倍。這顯示出,台股其實是一個很有利基及長期潛力的市場。

第三,就機會面而言,台灣在貿易戰底下,其實存有非常多的潛在機會。為了因應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很多企業確實要搬出大陸,但只要我們的核心能力存在,台灣維持一個利基市場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當大家都需要遷出大陸的時候,競爭門檻拉高,競爭對手又會變得更少,這表示競爭環境又會緩和,這對台灣是件好事。

貿易戰最後無論如何落幕,可預期亞系供應鏈取代美系供應鏈趨勢勢在必行,此一情勢長期對台灣供應鏈正面。又,現在台灣很多公司的主要競爭是來自大陸企業,他們擁有主場優勢,但隨著貿易戰的演進,加速台灣廠商加速遷廠至東南亞,也讓台灣企業又再回到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level playing field)。

在這樣的環境下,台灣的競爭力可能又會突顯出來,從做投資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前景其實蠻看好的。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