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應如何駕馭波動升高環境?
富達投信基金經理人 李祐慈

過去幾周,市場受地緣政治及政策面影響,出現劇烈波動。中美貿易戰烽煙再起,川普先是加大對中國施壓力度,出乎市場預料在8月初宣佈從9月1日起對中國出口的額外價值3000億美元產品加徵10%的關稅,打破雙方在大阪G20峰會後的休戰共識,造成全球股市應聲下跌,人民幣對美元更突破了7元關口。與此同時,川普進一步將中國劃為「匯率操縱國」,讓本已緊張的市場避險情緒進一步升級。此後美方又於8月中宣佈 3000 億美元課徵 10% 關稅部份延後至 12 月 15 日實施,令金融市場如洗三溫暖。上個週末中國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約75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並恢復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的關稅,而川普也同時宣佈對中國的關稅稅率進一步升級,美國及全球股市大跌。
我們認為新增關稅,在短期會打擊中國股票市場投資人信心,推升避險情緒。考慮到北京當局已經將「穩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重心,從財政和貨幣政策多個層面採取刺激政策,為經濟增長「托底」。聯準會於七月底降息給川普緩衝空間的同時,其實也給中國央行額外的靈活度,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支持力道。因此我們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表現並不會過分悲觀,同時密切關注是否會推出額外的經濟刺激政策以應對貿易戰的衝擊。第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的表現可以讓我們對於未來走勢有更明確的判斷。
美國將中國劃為「匯率操縱國」的舉動,令我們更擔心貿易戰轉變為貨幣戰。川普上任以來一直不滿美元維持強勢,認為美元強勢阻礙了經濟增長。如果川普強勢干預美元走弱以對抗所謂的中國對人民幣操縱,反而歐元兌美元或者有可能走強。投資人亦需注意中國過去幾年其實一直試圖透過「逆週期因子」以降低人民幣匯率波動性,支撐人民幣。這個時候指控中國操縱人民幣走弱可能帶來反效果,反而降低中國對人民幣進行支撐的意願。
歐洲同樣面臨地緣政治風險,隨著Boris Johnson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他成立以脫歐強硬派為主的內閣,宣佈會不惜一切代價完成10月底脫歐的目標。由於英國「硬脫歐」風險大增,英鎊飽受壓力,而歐洲央行的鴿派表態暗示在9月可能推出一籃子貨幣刺激計畫,例如進一步降息或者擴大資產購買計畫。因此我們覺得在目前形勢下,歐洲高收益債反而可能是較有投資機會的資產。
在當前市場情況下,根據我們的多元資產全球收益策略,建議投資者可考慮維持積極防禦性的佈局,逐步增加在資本結構中相對安全的政府債以及投資級別企業債的資產配置,包括經貨幣避險後的中國政府公債以防禦中國經濟進一步下滑的風險。同時,我們積極尋找風險收益比具吸引力的機會,包括我們持續看好的亞洲高收益債,其較高的配息可以降低波動性,同時受益於中國的財政及貨幣刺激政策環境。投資人亦可留意受惠於良好的供需技術面、以及普遍處於降息環境的新興市場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