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反彈與OPEC增產,油價恐受衝擊

Picture1

今年原油價格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激烈波動,尤其在4月20日因市場擔心儲油設備不足,使得5月份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更是跌至史上僅見的-37.63美元/桶,雖然隔日恢復到正值,不過仍是10.01美元/桶的歷史低價。不過隨著各國政府為恢復經濟成漲而逐步解封經濟活動,使得原油需求回升,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等OPEC+削減原油產量,使得原油價格回升至40美元以上。截至8月26日西德州原油價格來到43.39美元,布蘭特原油也來到45.64美元。雖然油價自4月底起反彈,不過今年以來油價仍下跌,西德州原油下跌28.94%,布蘭特原油下跌26.42%。

Figure1

此波油價的大幅變化主要還是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原油需求的變動。由於新冠疫情的快速擴散,為抑止病毒的蔓延,各國採取封城措施,因此全球原油需求衰退在4月份來到最高峰,相較於新冠疫情前需求減少2100萬桶/日。隨後原油需求隨著各國逐步解封經濟活動後開始回升,從4月到7月需求增加約1250萬桶/日。預估下半年需求仍將緩步回升,至年底需求將較新冠疫情前僅減少600萬桶/日。不過由於新冠疫情由於各國陸續解封經濟後又有升高趨勢,使得各國仍維持嚴格的飛行禁令,使得國際航空旅行業前景黯淡,因而全球能源總署(IEA)在8月又下調全球原油需求預估,將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從9210萬桶/日小減至9190萬桶/日。

在原油供給部份,受到油價大跌的衝擊,為拉高油價以及維持國家財政,OPEC+在4月12日達成減產協議,同意從5月1日起減產970萬桶/日,其中OPEC的減產份額為608.4萬桶/日,由10個成員國共同承擔;7月-12月降低減產量到770萬桶/日,2021年1月起至2022年4月減產量降至600萬桶/日。OPEC+將在2021年12月評估減產協議延長問題。由於減產效益不錯,OPEC+在6月的年度會中決定將970桶/日的減產延長一個月的時間至7月底。

5月的OPEC原油產量減少584萬桶/日,OPEC+在5月的整體減產量,僅達成原先協議目標之74%,主要是奈及利亞及伊拉克未履行承諾,6月的OPEC原油產量減少193萬桶/日,來到2262萬桶/日,為20年來最低水平,這將OPEC減產協議執行率推高至100%以上,儘管伊拉克和奈及利亞未完全履行減產配額。7月份的OPEC原油產量增加90萬桶/日,主要是沙烏地阿拉伯結束在減產協議基礎上的自願額外減產。

在OPEC+中以沙烏地阿拉伯的減產最為積極,產量從4月的1159萬桶/日降到6月的753萬桶/日,兩個月減產406萬桶/日,為自2002年以來的最低產量。不過沙烏地阿拉伯在7月增產92萬桶/日,產量來到845萬桶/日,回到其協議的配額產量。另一OPEC+的產油大國俄羅斯,也積極配合減產協議,7月產量降至857桶/日,3個月也減產300萬桶/日,大致吻合減產協議的配額850萬桶/日。在OPEC中伊拉克和奈及利亞對減產協議的執行最差。在非OPEC+中,最大的產油國美國的產量也明顯減少,截至8月21日美國原油產量來到1080萬桶/日,較2月底的1310萬桶/日的歷史最高產量減少230萬桶。

在OPEC+大力減產,以及全球經濟陸續重啟帶動需求回升的影響下,根據資料顯示目前的原油供需有達到平衡,甚至有小幅缺口,這也是油價回升的主因。不過要注意的是各國解封經濟活動後,新冠疫情出現反彈,是否會造成各國政府有緊縮經濟活動的措施,進而影響原油需求,加上OPEC+在8月後的增產,可能會再打破目前的供需平衡而衝擊油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