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3年,台股高股息ETF仍是盤面主流
凱基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2022是驚滔駭浪的一年,從年初的俄烏戰爭爆發、中國啟動封控、供應鏈受阻,接著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高漲的通膨大動作連番升息,期間還穿插台海緊張情勢升溫與台美兩地重大選舉。重大考驗貫穿全年,反映在2022年的金融市場也很不平靜,台股加權指數從年初的18,218點下跌到12月19日的14,433點,蒸發近4千點,即使11月收復了2千點,台股自年初以來依然重挫兩成。
大盤指數一路走跌,也反映在資金退潮上,台股成交金額從年初1月3日的3311億元,量縮到12月19日僅剩2081億元,「縮水」幅度高達近4成(註1)。但反觀台股高股息ETF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今年來不僅增加4檔生力軍,整體台股高股息ETF資金規模更從1843億元大增至3631億元,成長幅度達96.92%(註2),資金規模近乎倍增,儼然是今年投資市場的當紅炸子雞。顯見面對景氣逆風與市場渾沌不明下,高股息ETF攻守兼備特性,對市場資金更具吸引力。
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 ETF(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00915)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面對投資市場波動加劇,台股高股息ETF能維繫高人氣不墜,主因兩優勢加持。首先,股息配發提供下檔保護,台股高股息ETF從過去年配或半年配息為大宗,進入2022年更多生力軍以季配息為主打,也為有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提供更為多元的資金收益管道。施政廷提醒投資人,為避免誤踩殖利率一時衝高的殖利率陷阱,股息宜全面考量過去、現在、未來的股息配發紀錄。
另一項優勢在於成分股篩選機制,施政廷指出,展望2023年上半年,高股息ETF依舊會是盤面主流。在庫存調整與景氣逆風陰霾挑戰下,股市波動欲小不易,為提防盤勢波動加劇導致受傷,市場接下來投資主軸將回歸至經營績效佳、具備良好現金流可配發穩定股利、且具有產業競爭力的公司,也就是具備抵禦景氣逆風能力的高盈餘品質公司;而透過定期篩選機制,更能適時汰除位居產業高點或潛藏股價下跌風險的弱勢股,維持成分股的競爭力。
台股11月歷經一波2000點的大漲,進入2022年最後一個月,大盤熄火重啟震盪整理走勢;加上12月FOMC會議聲明更添市場變數,施政廷表示,眼看美國聯準會上調升息終端利率、下調經濟成長率,受此衝擊各產業表現會益發分歧,類股輪動速度只會有增無減。迎戰2023年,資產配置的抗跌性絕不能忽略。
施政廷表示,高股息ETF的抗跌性雖已較個股強化,但ETF之間仍有所差異;施政廷建議投資人,時值多檔台股高股息ETF進入成分股調整期之際,要判別高股息ETF抗跌性高低,除了回歸定審機制是否能選出具備抗跌跟漲特性的質優成分股、以免賺了股息賠了價差;保有分批佈局以及拉長投資期間的投資心態,更是面對變局的致勝關鍵。
註1:資料來源:證交所,凱基投信整理。資料日期:2022/12/19
註2:資料來源:CMoney,凱基投信整理。資料日期: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