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醫療產業重返成長 達文西、骨科手術夯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 江宜虔

疫情之後醫療產業回歸常軌,許多門診、手術、新藥進度出現快速的成長,以機器人手術為例,全球醫療手術機器手臂市場,以直覺外科公司(ISRG)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居冠,主要應用在心臟、胸椎、泌尿外科、婦科、大腸癌、兒科、一般外科等,而骨科醫材公司史賽克(Stryker)則為骨科醫材的領頭羊,光是達文西與史賽克的輔助機器人手術機Mako相加,兩者市占率高達75%。(資料來源:BIS Research、Intuitive Surgical,保德信整理,2023/03)
達文西手術可讓外科醫師透過放大10倍的鏡頭、精密的感應器,來協助遙控手術,並可解決醫師手抖問題,手術更精準、恢復期更快,因此2022年光是達文西手術的件數成長就超過兩成之多。至於史賽克的輔助機器人手術機Mako則被稱為骨科的達文西手術機,目前使用於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在同業中成長率最高,未來將進階到脊椎受術及肩關節手術,為公司重要成長動力,而且相對於心胸肺科、泌尿科等手術醫材近年呈現下滑趨勢,骨科手術相關醫材依舊維持高成長率,公司營收成長受新冠疫情影響也較小,根據統計,全球主要國家醫材市場規模超過9000億美元,其中正是骨科置換為需求大宗,包括膝關節及髖關節全置換手術佔比超過八成,更是需求主力。(資料來源:史賽克、GS、BIS Research、Intuitive Surgical、IEK、Morgan Stangley,保德信整理,2023/03)
除了手術之外,還有另一種靠著機器人輔助微創系統的肺癌檢測技術,也成為目前醫界矚目焦點,根據統計,肺癌是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研調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調查發現,2021年肺癌手術市場高達近300億美元,然而在美國的5年存活率不到二成,如今可以透過直覺外科公司的機器人輔助微創Ion系統--肺葉切片機,協助醫生從病患肺深處獲取組織樣本,為肺部生物檢測一大躍進,有助於提前發現並提高存活率。(資料來源:DIGITIMES、Intuitive Surgical,保德信整理,2023/03)
綜觀而言,醫療生技產業本來就具備特殊的產業剛性需求特性與成長性,因此具備成長與抗跌雙重特性,如今展望下半年全球景氣仍不明朗,市場預期軟著陸的機率大,分析自1990年以來美國歷經4次經濟衰退期間,S&P500醫療指數往往能繳出相對大盤超額報酬,且超額報酬之中位數高達12%,在次產業中,正是生物科技及醫療器材兩大產業的表現相對勝出。(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FactSet,2023/03)
另外,全球已開發國家高齡化趨勢,亦為帶動醫療產業長期成長的動能,美國商務部統計顯示,未來20年美國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大增50%,總體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總人數比重將超過兩成之多,而65歲以上人口在醫療花費占個人總花費比重達13.6%,相較65歲以下的花費比重僅6.8%高出一倍之多;至於美國以外的新興國家,也隨著人均所得的上升而帶動醫療產業需求成長,亦即不論高齡化或經濟成長,都將驅動醫療產業長期成長趨勢確立。(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