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科技金三角成形

Picture2

提到科技股,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國的輝達、微軟等科技巨頭。但不要忘了這些美國科技巨頭蓬勃發展的背後,都高度依賴所謂的亞洲科技金三角: 台灣、日本與韓國,所提供的專業服務與製造量能。

「金三角」一詞,在1980年代曾與亞洲鴉片貿易聯結在一起,如今,它象徵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一環。隨著AI和5G技術的相輔相成,推動新科技發展與創新,亞洲科技金三角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在當前的半導體產業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為投資人提供豐富機會。

台灣:晶片製造的全球領袖

台灣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專注於生產邏輯晶片。三十多年來,台灣已發展成為先進晶片生產中心,對高效能運算和人工智慧至關重要,掌控全球60%以上的產能,並製造了全球超過90%的尖端晶片。台積電作為台灣的旗艦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營收的半導體生產商,象徵著台灣在新的金三角中的關鍵作用。

韓國:記憶體市場霸主

韓國則以其在記憶體和儲存晶片方面的專業能力脫穎而出。在人工智慧和其他運算應用的推動下,對於更先進的數據儲存系統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韓國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也大幅提升。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產業領導者在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市占率超過60%。

這些產品對多種設備的數據管理至關重要,並展現了韓國對全球科技生態系統的重要貢獻。舉例來說,在台灣生產的輝達人工智慧/GPU晶片整合了SK海力士的下一代高頻寬記憶體(HBM),對於推動AI技術舉足輕重。

日本:半導體材料的核心供應者

日本作為半導體製造關鍵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擁有全球50%的市占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儘管面臨經濟挑戰,但日本政府正在努力振興其半導體產業,計劃培育本土冠軍並復興九州矽島。日本政府已批准高達5,900億日元(約38.9億美元) 的補貼給本土晶片製造商Rapidus。同時,台積電計劃在九州熊本建造第二座工廠,這一計劃凸顯了金三角的合作精神和對創新的承諾。

在科技投資布局上,投資人除了以美國科技巨頭為核心外,更應把握台灣、日本等亞洲科技新勢力的成長潛力。這樣的全球配置不僅能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品質與多元性,還能完整捕捉半導體產業商機。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