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陳冲近日在投信投顧公會舉辦2014年國際資產管理論壇上表示,台灣的資產管理價值鏈,還沒有那麼完整,期待資產管理業能夠增加自己的價值鏈,發展以台灣為主的理財平台,最終的願景為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讓台灣資產管理可以更成熟。
投信投顧公會10月28日舉辦2014年國際資產管理論壇,集合超過300多位台灣資產管理菁英與多位國際資產管理業菁英,希望藉討論與意見交換,讓台灣資產管理有更好的方展。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表示,在目前政策大開放、法規大鬆綁之下,台灣資產管理有機會走出更亮麗的下一步。與會的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也指出,根據一項國外的調查,在金融危機後,投資人對於銀行、保險等金融業具有不信任感,但卻對資產管理的信心指數卻是往上的,因此讓資產管理業具有穩健發展的空間。
不過,黃天牧強調,想要發展台灣的資產管理,「不能光說不練」,除了期待境外基金基金業者重視台灣市場,替台灣市場培養人才、技術以外,主管機關也需要提供更好的制度,這些都需要業者、公會等一起努力。
回顧資產管理業30年來的發展,陳冲表示,目前經貿社會已經不再是商品與商品的競爭,也不是產業、公司間的競爭,而是市場對市場的競爭,因此如何延伸自己的價值鏈,是資產管理業需要思考的地方,依現況來說,只有境內基金還可以說有比較完整的價值鏈。
陳冲強調,「製造業習於降低成本,疏於增加價值,金融業不易降低成本,更應增加價值」,且「空的袋子是站不起來的」,金融業尤其需要一個充滿東西的袋子,而台灣的金融業袋子可裝「人才、技術、兩岸」。
因此,為了發展資產管理業,陳冲表示,2013年的深耕計畫是政府「黃金十年」政策的規畫之一,期待能提高境外基金在台據點、技術、人力的投資,以及增加在台之資產管理規模,進而提升對投資人的服務品質。雖然目前有初步績效,但「革命尚未成功」。
最後,陳冲提醒,業者必須在創新、人才,規模上努力,提供產品,帶動價值鏈之外,也必須在自律、內控、形象上下功夫,而政府則要在擴大投資標的業務基礎上努力,才能讓台灣的投信基金更具有競爭力、更有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