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曾主委、蔡組長、張理事、Mr. Avi Nachmany、Mr.Karl Egbert,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
|
首先, 我代表ICI Global投資公司協會(環球)熱烈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的論壇!當然,更要感謝投信投顧公會給ICI Global 這個機會,來共同舉辦此次論壇。 同時,感謝專程從美國來臺的兩位講師。
|
|
今天的議題是研究、了解美國基金發展的歷程,特別在基金銷售方面曾遇到那些困難,做了哪些改變,希望對臺灣有借鑒意義。我想指出的是,基金銷售模式是全世界各個監管者都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特別是在亞洲、中國大陸還有香港,基金有70%到80%都是透過零售銀行來做的。從這張圖(會場投影片)可以看到,在歐州大陸,除了英國之外,其他市場大都是銀行、保險等大集團在主導基金銷售,只有英國是RIA投資顧問主導基金銷售市場。2005年以後,包括美國、加拿大、芬蘭等很多國家都在探討基金銷售改革相關問題,包括零售的結構、支付給財務顧問的費用問題等等。待會兒兩位主講人都會提到美國的情況,所以我簡單談一下英國的情況。
|
|
其實英國在2006年的時候就在探討基金銷售模式應該怎麼做最好,研究大概6年之後,終於在2012年的時候才出臺相關的規定,但是關於費用、薪酬及基金的銷售平臺透明度問題,卻是到2014年4月份才出來相關規定。 可見,基金銷售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的戰役,不是今天研究了,明後天短期就可以出臺的一項政策。
|
|
大家請看一下這個圖(會場投影片)。去年年底的時候,英國的FSA 在RDR(Retail Distribution Review)實施了2年以後做了一些調查研究,得出了幾個結論,有三個比較正面的結論,一是基金銷售傭金逐漸下降;二是投資者愈來愈喜歡在投資的時候,針對同類產品進行比較;三是財務顧問也愈來愈關註怎麼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合理的財務建議。總體來講,對投資者來說,英國的改革還是蠻成功的。
|
|
從最後的2張投影片,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美國基金銷售模式的發展和其養老金改革是密不可分,也正因為養老金的改革,美國的基金投資者在2008年、2009年市場最動盪的時候,並沒有恐慌式地逃離。所以說到底基金銷售的改革要跟其他的養老、稅改等政策同時推進。
|
|
現在全球基金市場的規模愈來愈大,投資人的需求也不斷在變化,比如說投資的導向開始從財富積累轉到了關註收入,更多以市場結果為主導,也愈來愈看重絶對回報和風險管理。這些變化對監管者、對業者都是巨大的挑戰、艱難的課題。因此,今天這個會議的舉辦深具意義。
|
|
最後再次感謝投信投顧公會所有參與這次會議的人員,也預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