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106年5月18日
刊登媒體:經濟日報
刊登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專欄主題:英國ISA制度   發展蓬勃

針對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機制(TISA),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譚瑾瑜主任表示,目前台股投資有萎縮的狀況,不過國內投資人持有境外資金則維持一定的規模。這對台股基金的發展是警訊,因此可能要透過TISA機制作為出口。

目前存款餘額與放款餘額往上,但差距日益擴大,閒置資金主要偏好現金及存款,約占四成。譚瑾瑜指出,推動TISA機制效益非常高,預估投資人數約200萬人,雖然個人所得稅收預估會減少約57.6億元,不過台股基金規模可增加480億元,股市成交量可回升至逾1,200億元,證交稅收可大幅增加,整體稅收預計可增加逾200億元。

國外個人儲蓄帳戶起源於1987年英國的個人投資計畫(PEP),1991年4月成立個人儲蓄帳戶(ISA),投資商品有存款、股票、債券、基金、新型態財務、人身保險等,股利收入及資本利得均有免稅優惠,至2015年底帳戶餘額達4,830億英鎊,擴充了3.9倍。

泰國相關基金至2016年7月資產淨值有337.6億泰銖,成長12倍。其他如加拿大、日本、韓國均陸續推出。借鏡泰國,有退休共同基金(RMF)與長期股權投資基金(LTF),除了個人節稅效果、促進退休資金累積,同時也有儲蓄效果,引導民眾資金長期穩定投入泰國資本市場,活絡泰國股市。

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機制設計分成兩部分,參酌泰國制度,第一部分目標在增加國民投資財富活絡資本市場,第二部分在累積國民退休金,並可參照所得稅法列舉扣除保險費,每人每年扣除24,000元。
 
 
回首頁>>回上一頁>>
Copyright(C) 2013 SIT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