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未來–基金業在退休儲蓄扮演的角色
主講人:DWS德意志資產管理(香港)亞太區(不含日本)保險策略與顧問副總裁Mr. Denis Resovac
 
    當我們資產管理業者在協助公司建立退休制度或退休解決方案時,通常我們和公司討論的第一個問題不是戰略性或策略性的資產配置,也不是投資標的,我們討論的是,什麼是正確的投資策略?所謂的目標日期投資策略是什麼?

    建構目標日期投資策略的方式很多,也有些相當重要因素,例如我們的基礎架構做得如何?資訊系統做得如何?投資人本身的專業程度(資訊和需求)為何?而我們的客製化程度又能到達什麼樣的水準?我們能否和個別投資人進行深入的討論?投資人希望的投資流程有多專業呢?等等。

    我今天的演講重點會放在介紹目標日期投資的三種策略:

    1. 資產配置生命週期:這概念很直接,很簡單,執行方面也很容易,成本也不高,基本上是屬於靜態作法,也就是去調整風險性及非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重,而什麼是風險性資產?什麼是非風險性資產?其實是要看個別投資人的需求,以及投資期間有多長。
    2. 以風險目標值為主的生命週期:我們會去評估風險,一般來說風險指標就是波動度,但我們不會直接用風險性或非風險性資產來決定我們的投資配置,而是以風險目標值做為決策基礎。
    3. 個別化的生命週期:是最專業且複雜的作法,有完整的基礎架構,及更嚴謹的投資流程,我們會把投資人依程度區分成好幾個組別,再依各組別訂定不同的客製化投資流程,就有各種不同的退休解決方案。
    首先介紹傳統目標日期基金,傳統目標日期基金是把資金投入兩種不同的資產類別,一種是非風險性資產,另一種是風險性資產,舉例來說,股票就是風險性資產,貨幣型基金就是非風險性資產,假設目標日期基金是50年,對於50年之後要退休的投資人,傳統目標日期基金的資產會呈現一種線性滑行路徑,一開始設定的是80%投資風險性資產,20%非風險性資產,其概念是因為年輕或投資期間長,應盡量讓投資組合增值,投資波動度較大且風險報酬較高的資產,而40年後,就要逐步降低風險性資產投資比例,提高非風險性資產投資比重,這樣相對保險及安全。

    在2008年發生的金融風暴前,基本上這種二元分法是很直截了當的,然而,使用這種方式的目標日期基金的年化總損失是多少呢?當時這種目標日期基金數量不多,在2008年的時候,假設這些目標日期基金期限是2000-2010年的話,有些目標日期基金是加碼非風險性資產,但報酬率卻是-22%,也就是說,雖然已將資產配置移轉至非風險性資產,卻對投資報酬沒有任何幫助,因為這麼嚴重的金融風暴影響是相當巨大、全面的,所以應該要有動態的資產配置,就是以風險報酬為主軸去調整目標日期基金之資產配置。

    以風險目標值為主的生命週期,不是採用線性的滑行路徑,而是依據投資組合的風險來決定投資風險性或非風險性資產的配置,這個資產配置主要是看風險目標波動度,以50年到期之目標日期基金為例,假設前40年的目標波動度是18%,隨著剩餘期限縮短會慢慢降低到0,所以它不是靜態的資產配置,而是以風險目標波動為主的動態資產配置。

    後來發展成更先進、更新的操作技巧,且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方法是如果你已經知道那天會開始支領退休金,在這之前就定期存放資金,所以看累積期有多長就知道需要投放多少資金,到了退休後則是在一定時間內提領退休金,而不是一次領取,這種目標日期基金產品可以將提領時間往後延伸,雖然沒有再存入資金了,但因為還是有持續投資風險性資產,投資組合能有較高的報酬,整體風險雖然比前面所提的方式高,但好處是有得到額外的收入。

    另外,針對不同的年齡族群也可有不同的投資方式,例如在公司中,有人5年後退休,有人30年後退休,以往作法是把每個員工都當成一樣的,但若能再進一步分析,找出投資組合最弱的一個環節(weakest link),我們就可以針對最弱一環做更好的投資策略。

    所以,如果你們公司的退休計畫是可以個人化的,那是最好不過的,不採用一體適用的方法,而是依個人退休年限設計不同方案,也不見的一次就要規劃5年或10年,可以逐年規劃,再考量將來退休金要一次提領還是分期提領,或是依每個人對風險承受度而創造不同的投資組合。因每個人需求都不同,綜合考慮許多資訊後,就像是過濾篩選一樣,你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及投資組合,也就是說保護資產和創造收益二件事是可以達到平衡的,但每個人的投資組合都是不一樣的,都是量身打造的。

    另外,個人化的生命週期策略,事前會先設定交易策略(rule-based trading strategy)的要素及規則,然後設計出一些投資組合類型,例如:

    1.機會型策略投資組合:高風險、高報酬、高度波動

    2.平衡型策略投資組合:中風險、中報酬、中度波動

    3.保守型策略投資組合:低風險、低報酬、低度波動

    然後再根據每個人的資料,透過一些篩選機制後,將他的資金分別配置到3種類型中,就能得到一組個人的投資策略。

    總結我的演講,目標日期投資可分為三個類型,首先是資產配置生命週期,二分風險性及非風險性資產,屬靜態資產配置作法,事前定義的生命週期;二是以風險目標值為基準的生命週期,要把目標日期放入考慮,同時要把累計型及提領型的變化也列入考慮;最後是個人化生命週期,就是量身訂作專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今天的演講到此告一段落,謝謝大家!

 
 
回首頁>>回上一頁>>
Copyright(C) 2013 SIT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