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108年10月04日
刊登媒體:中國時報
刊登記者:李承陽
專欄主題:2019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

為推廣理財投資重要性、提升國人金融理財知識,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自2017年起,訂定每年10月第一周為「世界投資者週」,國際理財規劃顧問認證總會於2019年響應發起10月2日為世界理財規劃日,並舉辦主題影片競賽,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亦同步舉辦論壇活動。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強調,世界理財規劃日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人類的發展必須透過正確的教育與不斷的學習,除了需要有正確的教育知識與傳遞,用正確方法、正確管道,慢慢累積財富,是規劃這個活動最主要的重點。

創造多元財源更利於累積財富

「人的夢想越大,付出的努力必須更多」,李長庚表示未來想要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型態,取決於每一天付出多少的努力,社會新鮮人每個月薪水扣除生活開銷,剩下資金有限,建議除了節流還可以開源,一開始或許要努力賺獎金,甚至兼差賺外快,李笑著說:「年輕就是最好的資本。」辛苦一段時間累積第一筆資金之後就可以開始考慮投資,創造多元財源才有機會累積更多財富。

總有人說:「我沒錢怎麼投資?」李長庚經常對著自己公司的年輕人說理財並非難事,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費模式做起,「從你每天喝的星巴克開始啊!」原本一個禮拜喝5杯,可以減量成3杯、2杯,也可以以茶取代,生活品質不一定降低,省下的錢終能積少成多拿來做投資規劃。

投資金額不多,能選擇的理財工具相對有限,李長庚建議可以從基金定期定額開始投資,每個月強迫自己儲蓄,他也鼓勵年輕人在可承擔的風險內勇敢學習與嘗試,如積極型的基金,未來的日子還很長,在金額不大情況下,即便失敗也還有機會重來。

理財趁年輕

用「長時間」分散投資風險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由於現代人壽命不斷延長,老年時候面對各式疾病的機率也大增,考量到老年化社會及生育率降低以及醫療成本與維持生活品質,一定要趁年輕透過投資理財,而且越早準備越好。

由於年輕人薪資普遍有限,多半不會也不懂在年輕時開始投資,事實上若從年輕時採取風險低而獲利穩定投資,即使是小額投入,一樣能夠有不錯的獲利,尤其年輕族群遲早會需要面臨育兒或購屋成本,若能夠及早開始規劃,將來就能讓家人有機會選擇更好的生活品質,張錫也建議年輕人投資時要衡量自己的經濟條件,關鍵在於能穩定持續的投資,用長時間分散投資風險,不要給自己過重的負擔。

了解對岸財經政策

擴展台灣經濟發展

對於國際經濟發展的局勢,臺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認為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內,中國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臺灣又是中國的鄰居,在臺灣的我們勢必要多了解對岸的財經政策,中國的財經政策對亞洲的經濟發展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黃崇哲院長將中國的經濟發展從1979年到2001年加入WTO之前中國改革開放開始算起,再到2008年加入WTO以後的經濟形態,黃崇哲院長將中國分為開放期、入世期、救世期、結構調整期及未來政策發展,幾階段來做說明,黃崇哲院長表示由於臺灣的經濟發展與世界市場經濟密不可分,近期的中美貿易戰,臺灣夾在兩隻大象的中間,對於臺灣的經濟體有很危險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多了解周遭國家的經濟體及多方發展,而不是只有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發展,臺灣發展的環境及機會才會愈來愈廣,而不再受限於某個產業或區域。

 
 
回首頁>>回上一頁>>
Copyright(C) 2013 SIT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