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在資產管理與投資市場之創新發展趨勢
主講人: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教授
 
    今天的演講內容將會循序漸進地從金融科技下資產管理業的創新趨勢,以及創新應用的模式及關鍵技術,最後談到Open API、資料賦權及資產管理業要如何建立開放的新金融生態系等議題:

一、金融科技下資產管理之創新趨勢

    過去資產管理業可能依靠的是銀行的財富管理通路,但依據KPMG的調查報告,在未來,數位管道將成為更重要的通路,我們可以透過線上通路直接接觸消費者,這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著重於消費者體驗,將帶給消費者更方便、更細緻、甚至是更客製化的服務,而且能以較低的投資門檻去提供商品給消費者,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並與消費者的生活無感接軌。

    另外,根據WEF的報告,未來財富管理創新的關鍵有二個重點,一是投資者賦權,讓投資者可以自主決定、自主投資,投資人可以在線上平台進行互動,利用社群分享投資經驗,因此,如何透過金融科技去與投資人更頻繁溝通,建立數位分析交易平台,演算法將是很重要的部分。第二個重點是流程外部化,未來將會有更多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外包或異業結盟。而在投資人走向自主投資時,智能理財(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機器人投顧)就越來越重要,它能開拓新的銷售通路,推動被動型商品成長,透過演算法優化投資決策與交易機制,提供投資人具備自動化、可視覺化的投資管理。

    2019年EY的報告指出,未來三年會使用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客戶比例預計從目前的 38% 增加到 45%,而另一個讓大家驚訝的部分則是,並不是只有年輕人會使用數化平台進行財富管理,戰後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的使用成長率反而是更高的,整個來講,金融科技已經改變了消費者,提升了他們使用數位服務的可能性。

二、疫情衝擊下金融服務新發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我們明顯感受到年輕世代開始投入財富管理,在危機入市的思維下,他們開始進行投資,從零股、權證到ETF等商品,帶動數位銀行及網路開戶成長,今年網路與行動銀行服務的使用總人數較前一年成長3倍。

    另一方面,我們觀察到年輕人也開始進行退休理財,去年基富通證券推出「好享退專案」,以免手續費優惠鼓勵民眾自主進行退休理財,根據統計發現,好享退年輕人(29歲以下) 的投資比例約為全體的2.5倍,顯示年輕人是可以很正確的學習到退休理財的方式,甚至能夠自主的投資積極型的商品,達到更好的效益。

    此外,後疫情時代投資人更重視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以及SRI (社會責任投資) 的永續投資,未來將有越來越多與環境趨勢相關的發展,以及更多綠色金融體系崛起;另一個明顯受到疫情影響的就是理財機器人加速發展,尤其是今年在台灣機器人理財的成效不錯,更加增強了投資人的信心。

三、資產管理創新轉型之應用

    資產管理的創新轉型是希望能達到四個目標,一是提升報酬率,二是提高營運效率,三是改善客戶體驗,利用客製化、圖像化以及AI智能幫助理財顧問與客戶溝通,最後則是減少公司的管理風險,以人工智能增強法遵合規性和風險管理功能。

    在理財機器人方面,目前全世界80%的理財機器人都已經走到3.0版甚至4.0版,3.0版是指標的調整已經由單一標的轉變為以演算法提供投資組合,4.0版則是指投資組合管理已邁向全自動化及AI自我學習演算法,而未來,理財機器人可能會走向人機協作的模式,並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商品,例如針對女性或退休族群等提供不同的投資方案。

    而在退休金投資趨勢方面,未來10年,在少子化、高齡化的影響下,退休金制度將持續走向確定提撥制(DC),而且退休基金的永續發展與長期投資,以及科技的參與度都非常重要,智能退休理財平台將主導重要地位,人機協作會成為主流,智能退休理財平台除了可以協助投資人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並降低理財成本外,還可以提供退休理財試算、風險分析以及自動再平衡等服務。

    目前國外在發展財富平台已有相當的成績,例如英國的Nutmeg機器人理財服務,除了可以設定退休理財目標外,還能夠設定例如結婚、買房、教育基金等目標,去協助客戶進行投資組合規劃,或是JP Morgan的Morgan Money帳戶,能有效執行交易及風險管理,並提供用自動結算功能,在風險管理方面,則有貝萊德的阿拉丁平台,應該有許多資產管理業者已經在使用這個平台,可見資產管理公司也不一定要自己發展數位服務平台,與其他優質的金融科技機制合作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四、資產管理業創新轉型關鍵技術

    現在許多資產管理公司都在審視客戶資料及數據分析模型,因為未來數據資料及分析技術將是資產管理公司是否能提供差異化客戶服務的關鍵,另外一個重點是語音技術服務,現在的科技已經可做到透過客戶的聲音來判別個人的情緒,未來語音技術將能投過聲音蒐集情感和方向性數據,來增強我們對客戶的了解,並進一步與其他科技結合來進行客戶服務與銷售。

    還有一個重要的創新關鍵技術就是Open API,透過Open API可以讓不同的資產管理業者分享及利用更多有價值且更正確的數位資料,再透過雲端服務以及eKYC,數位身分認證能夠提供比實體認證更簡化、自動化及更精準的服務,如果我們可以在同一個策略聯盟的平台下做一次KYC就好,可以減省很多流程,並提升客戶體驗。

    最後一個重點是區塊鍊,這是一個技術面的東西,透過區塊鍊與智能合約可以做到即時清算、數位投資組合等功能。

五、Open API 對數位理財服務的影響

    Open Banking是指銀行透過與第三方服務業者(TSP)合作,以開放應用程式介面 (API)共享金融數據資料,其實API不僅是資料的介接,未來這些從Open API取得的資料還可以進一步運用於更多的數位金融服務,透過標準化的Open API,業者可以快速的介接資料,讓銀行與其他第三方服務公司進行合作,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務,對第三方公司來說,則可以參與金融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的整合服務。

    台灣也在去年10月開始推動Open Banking業務,第一階段是「公開資訊查詢」,目前共有6家TSP業者及20幾家銀行加入,已完成「開放API平台」的建置,今年11月將啟動第二階段,完成「消費者資料查詢」標準跟監理控管措施,以及平台的測試,明年的目標則是希望能完成「交易面資料」。Open Banking只是一個開始,期望未來能以Open Banking為基礎,在建立好平台跟監理控管措施後,可以發展成銀行、保險、證券的共同合作,最後則是與跨產業的合作,透過新創公司與金融業(銀行/保險/證券)的共同合作,利用共享數據和串接TSP業者創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的產品和服務,達到建立金融生態系的目的。

    目前國外已經有許多利用Open API創新成功例子,例如Fidor Bank就是著名的純網銀銀行Platform Banking,本身只提供借放貸、信用帳戶、存款帳戶三種功能,但透過Open API去串接其他TSP業者提供投資、匯款等功能,還有robinhood這家網路券商,透過Open API與多家銀行串接,提供比特幣、ADR等投資商品,在保險方面,Fidor Bank則有與Friendsurance合作,Friendsurance是以「P2P」模式提供服務的保險公司,Fidor Bank也有與Simplesurance合作,Simplesurance是一個保險媒合平台,這些都是利用API串接而產生的商業模式。

    另外,我們還可以借鏡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在2017年就完成政府機關個人資料串聯,只要民眾授權,就可以透過API串聯政府取得資料,新加坡政府也把必須提供API的機構明確列出,包含信評、交易所、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如果我們可以採用新加坡這種模式,那在退休理財方面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現在有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退休金,從勞保、國民年金、勞退到底可以領多少錢,還有多少缺口等,如果可以把這些資訊統整到一個退休儲蓄帳戶平台,並提供好的退休理財商品,方便投資人選擇,這樣就可以建構一個完整的退休理財平台。

    目前國發會已有建置「數位服務個人化(MyData)平臺,民眾可經身分驗證及同意後,自行下載運用個人化資料,並傳輸給第三方運用,未來也期望台灣能完整建立一個資料賦權機制,整合eKYC與身份認證,建立雲端平台及大數據中心,讓消費者數據能夠跨產業使用,例如保險業也可以使用健保的醫療等資料,這樣理賠計算會更快更清楚,能夠提供投資人更好的服務品質。

六、資產管理業如何建立開放金融生態系

    建立開放的金融生態系對資產管理業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助益,透過方便安全的數位資料共享,讓AI大數據發揮功能,可以跟不同的第三方公司進行異業結盟,擴大業務範圍,甚至改變原本的服務模式,這也是為何標準化的格式及技術是很重要的,要有相同的格式才能快速的介接資料,透過Open API來提升正確性及減少成本,例如投信基金事務目前仍會花費大量時間在核對紙本及電子資料,如果可以利用RPA及API串接,可增進正確率及減少核對成本,或是透過API與集保合作,因為目前投信業須將客戶下單資訊以純文字檔提供給集保公司,不僅作業緩慢,投信業也難以追蹤或控管,如果能使用API與集保公司合作,對帳作業將大幅提升效率。

    未來,Open API將成為市場的主流,協助企業以全新的創新體驗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與銀行的三贏局面,例如現在有銀行在做的生活市集或是繳費服務等項目,比較有名的應該是新加坡的DBS,他們的基金管理平台使用API市集供使用者自行串接,大幅度的降低第三方業者開發及串接的難度,還有例如中國平安集團則是期望成為科技型個人金融百貨公司,提供客戶一站式全方位金融生活服務生態系。

    最後,我們相信金融科技可以解決很多台灣社會經濟問題,包括發展智能退休投資平台,提供更優質的退休投資商品、高齡醫療保障以及長期照顧保單,也能解決台灣資金過剩的問題,落實普惠金融,並協助台灣發展ESG投資產業等,今天所介紹的是金融科技發展對資產管理業未來的影響與展望,也期盼所有業者能夠一起努力去實踐,讓台灣更美好。謝謝!

 
 
回首頁>>回上一頁>>
Copyright(C) 2013 SIT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