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昨(5)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染疫對資本市場影響至今未明,但這類突發事件,讓今年投資如同懸疑連續劇,非常「燒腦」;李長庚也分享他在壽險投資部門30年的不敗二大法則,一是災難投資法,二是時間分散,例如定期定額。
至於壽險股股價長期低迷、漲不動,李長庚認為,未來接軌國際後反而是「短空長多」、長期投資的好時機。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昨日舉辦「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李長庚以該協會理事長身分出席致詞。他指出,今年因為疫情,投資也像懸疑燒腦劇一樣,如同川普染疫,外界猜測真假,是否為選舉「奧步」,高齡川普染疫會不會有後遺症?「真的很費解、很燒腦」;今年因突發事件,無論股債、油市、匯市變動都極大,甚至出現負油價,這是在投資領域30多年的他前所未見。
壽險業海外投資部位近20兆元,國泰金龐大投資部位面臨市場波動風險,李長庚說,海外投資要從利差、匯差與資本利得三者間找平衡點與最大公約數,目前三者大抵平衡,對金融業獲利影響不大;海外投資雖有匯兌避險,但那是必需費用成本,而非損失,20兆元聽來很多,投入全球資本市場卻不多,而且全球市場還是有好的投資標的。
壽險業將接軌國際標準IFRS9號與17號公報,讓資產與負債採公允價值衡量。李長庚說,接軌國際會讓壽險產業回歸理性及本質、保單訂價合理、經營有紀律,台灣保險業是「短空長多」,往對的方向會愈來愈好,此時反而是長期投資人進場好買點。
李長庚也分享自己過去30年在相關領域工作的投資心法,一是災難投資法,二是定期定額。他並指出,當所有資本市場跌得稀里花拉時就是最好的投資時機,像今年台股跌破10年線時,若投資人敢買,勝算都很高,就算買進二年內短期被套牢,但最終時間拉長後來看報酬還是很划算。第二法則就是定期定額,利用個人閒錢,時間分散,是最好的投資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