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112年6月14日
刊登媒體:Yahoo財經
刊登記者:李瑞瑾
專欄主題:藉ESG找優質標的「耗時又耗錢」 FinTech金融科技可助攻

投信投顧公會今(14)日舉辦「2023年國際資產管理論壇」,其中彭博(Bloomberg)ESG企業數據亞太區代表 Elle Huang指出,ESG投資策略最理想的階段,是數年後將ESG融入於基本分析的一環,而不是獨立的單項分析。但她坦言「沒有數據很難達到」,且蒐集ESG資料、找出較佳的ESG投資標的,更是耗費時間與金錢,而FinTech(金融科技)的發展,利用系統蒐集、儲存、分析ESG金融資料,解決這首要問題。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指出,氣候變遷衍生的極端氣候事件持續惡化,不只對社會造成重大的危害,影響經濟發展程度亦趨巨大,因此,資產管理業者應積極掌握及評估氣候變遷對業務、財務上的衝擊,透過情境分析將未來可能出現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潛在影響,納入公司的決策計畫。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致詞表示,企業永續發展是目前重要的國際趨勢,而金融業是引導整體產業及社會投入淨零轉型的關鍵力量。金管會近年陸續發布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等,都是為了希望透過金融業者、資產管理業者從投融資及金融商品等面向引導產業走向永續發展。

路博邁ESG亞洲區負責人Charles Nguyen在演講中提及,ESG是透過整合ESG考量因子、責任投資與產生影響等三個層次來達到目的。所謂責任投資就是資產管理者投資以永續經營並提供ESG產品或服務的公司為主要目標;而其產生的影響就是對社會、環境,甚而對地球、人類與財務回報同時產生正面的結果。

彭博(Bloomberg)ESG企業數據亞太區代表Elle Huang指出,全球的主管機關對於ESG的相關討論經常圍繞在對於ESG資料的需求,討論如何有效地、結構化的組織並運用這些資料。但對於使用者來說,ESG相關資料不停增加,與將付出的使用費,都是很大的困擾;此外,實務上來說,蒐集ESG資料是困難的,而找出較佳ESG表現的被投資標的,更是耗費時間與金錢的工作。

Elle Huang表示,金融科技將是推動綠色金融很大的助力,例如區塊鏈技術可蒐集碳盤查數據、ESG數據平台利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可進行蒐集和分析ESG評級,並協助產生永續報告書等。隨著全球各國因應氣候風險及追求永續發展的步調,英國及新加坡均已推出綠色金融科技的相關政策,如今也有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協助資產管理公司進行ESG揭露與管理,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回首頁>>回上一頁>>
Copyright(C) 2022 SITC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