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投資詐騙宣導報導
|
|
【專題一】飆股簡訊瘋傳 當心三陷阱
|
【專題二】投資詐騙提高警覺 自保有訣竅
|
【專題三】港仙股騙局 金管會防堵
|
【專題四】國泰證券提醒最新投資詐騙!香港「仙股」不是神仙 小心假投資真損失
|
【專題五】夏韻芬替你報明牌?別傻了,都是假的
|
【專題六】防詐3對策 看到「匯款轉帳」動作先暫停
|
【專題七】領飆股先加LINE?小心陷入詐騙三部曲
|
【專題八】臉書社團版主受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常見詐騙手法曝光
|
【經濟日報】20210928 記者 邱金蘭
|
【專題一】飆股簡訊瘋傳 當心三陷阱
|
小陳最近收到一封「推薦飆股」簡訊,點了連結後加入一個LINE群組, 群組裡有位老師能言善道,專門分析國內外股市,小陳心動跟著老師推薦買股票,不料,飆股跌停害他損失 10幾萬元。事後小陳發現不對,懷疑被騙,他在群組抱怨,馬上被踢出。他連忙向金管會檢舉,要求官員救 救其他人。
今年上半年,光是這類非法投資檢舉案,金管會就接獲了96件,到9月17日止,更攀升至203件,這還不包括向 投信投顧公會、警政署反詐欺專線165,或檢調機關檢舉的案件。
![]()
這當中,還有不少名人,被盜用頭像、名號,遭非法業者冒名招攬會員,包括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科克蘭資本 董事長楊應超、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等人,都曾為此到警察局備案、或直接提告。
張錫表示,之前很少有LINE群組的投資檢舉案,去年才開始大批冒出來。發現被冒名,他還特地拜託朋友「臥底」 混入LINE群組,真正去報案時,才發現這些不肖之徒的機房都是在國外,根本很難追查。
今年流行的「割韭菜」方式,有三大特徵:
第一,假借知名人士,誘騙你加入LINE群組。在群組中,「冒牌貨」老師會對你噓寒問暖,問問你過去投資台股的歷史, 然後要你再加入「助理」的LINE,這位助理會提供飆股名單或「課程」資訊,甚至還引領你怎麼做複委託。
第二,讓你吃甜頭,放長線釣大魚。這些詐騙LINE群組,推薦的標的多元,舉凡國內的上市櫃飆股、「具潛力」的未上市 櫃股票,甚至是美股、港股也可能推薦你去買。他們說的天花亂墜,實際上,這些假飆股多是一些業績不佳、成交量低的 小股,等到投資人上當買進時,詐騙集團同夥就會同步倒貨。
另外,還有一種透過LINE群組或網路平台,強調精準投資,推薦你投資個股。剛開始要你集資買個10萬元,二周後讓你嘗 甜頭,賺個五成,進帳15萬元,覺得老師夠準。
接下來引誘你投資更好的標的,要你投入150萬元,當你匯款進去後,LINE群組或網站就直接關掉,讓你找不到人。
這種詐騙態樣,對投資人來說,手中連一張股票都沒有,錢直接就被騙走了,實在很糟糕。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477/5776044
|
|
|
【經濟日報】20210928 記者 邱金蘭
|
【專題二】投資詐騙提高警覺 自保有訣竅
|
這兩年台股好熱,很多人都想跳進股海賺一筆,結果反成詐騙集團眼中肥羊。面對這些投資亂象, 金管會密集發布新聞稿提醒投資人要找合法業者;警政署也強力宣導,但還是有好多人受騙上當,這裡提供自保三招,請投資人謹記。
今年上半年,光是這類非法投資檢舉案,金管會就接獲了96件,到9月17日止,更攀升至203件,這還不包括向 投信投顧公會、警政署反詐欺專線165,或檢調機關檢舉的案件。
除了官方加強防堵不法外,投資人也要懂得自保。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總經理洪令家提醒投資人很重要的一點,民眾往來的對象如果是非法的投顧或證券商,因對方不是金融機構,就 不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保障範圍內,有什麼投資糾紛,就只能報警處理,無法向評議中心提出申訴。
證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已自去年6月起多次強化宣導、提醒投資人注意投資詐騙,並於官網設置反詐騙專區 ,提供反詐騙相關訊息。 另外也要隨時留意證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的資訊,例如先前已針對仙股詐騙,就有「三不三要」等預防措施。
三不:
1、不聽來源不明資訊
2、不加陌生投資群組
3、不用保證獲利App、投資平台
三要:
1、要警覺:對任何鼓吹加入投資群組、勸誘買股資訊提高警覺
2、要查證:向合法證券商、合法投信投顧業者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3、要報警:向治安單位或檢調單位檢舉(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477/5776051
|
|
|
【經濟日報】20210927 記者周克威
|
【專題三】港仙股騙局 金管會防堵
|
全球股市漲,除了台股,投資人也盛行買國外股票,詐騙集團看到這股風潮,透過社群等管道 招攬投資人購買「港仙股」,不少投資人在投資後遭受虧損跟金管會檢舉,據了解金管會已將相關資料提供給香港證監會參考, 港監會也展開調查。
所謂「港仙股」,是指一些在香港掛牌,但市值小、流通量小的股票。
金管會去年開始就接獲相關的檢舉案,官員表示,這類案件通常透過LINE、臉書等社群,跟你推薦港股、美股,等時機成熟, 國內投資人買進200張時,香港那邊就有人趁機倒貨200張套利。
當你發現股價暴跌,想停損出脫時,因港股不像台股有10%的漲跌幅限制,損失已相當慘重。
證券業者表示,「仙股」(penny stock)指的是市值跌到港幣1元以下的股票,香港有不少這類股票,因具有市值小、流通量小 的特徵,很小的資金就可以拉抬,容易成為有心者的工具。
「港仙股」騙局誘使國內投資人遭詐騙問題,也引起立委曾銘宗等委員的關注,要求金管會維護投資人權益。為維護投資人權益, 金管會已多管齊下採行各項措施。
3、要報警:向治安單位或檢調單位檢舉(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477/5776052?ref=tab20210929
|
|
|
【經濟日報】20210927 記者周克威
|
【專題四】國泰證券提醒最新投資詐騙!香港「仙股」不是神仙 小心假投資真損失
|
國內詐騙投資手法再升級!繼日前以通訊軟體冒用名人、詐騙投資人買進特定股票後, 最新型態的詐騙,轉以港股的「仙股」設下新騙局,令不少投資人血本無歸;國內券商、公會大聲疾呼,仙股不是神仙,一旦誤踩, 投資很可能變成不動產,防詐騙,留意「三不三要」等資訊。
近期國內投資市場的最新詐騙手法,就是港股的「仙股」;國泰證券陳慧玲副總分析,所謂的仙股,就是過往俗稱的「老千股」、 「仙人跳股」,目前在台股市場內,多是以LINE、FB等社群媒體開設假帳號的方式,張貼投資訊息,或以簡訊的方式,再者, 就是以帥哥或美女的圖像,向不特定投資人發送投資訊息
一位曾與介紹仙股的美女仲介人、聊過天的投資人分享,對方所提供的港股投資報酬率,在短期內,動軋以倍數、數十倍、甚至百倍 為號召,看起來相當誘人,而且,仙股的股價,也多在港幣1、2元,高一點的也不過3、4元,由於港股股票與台股重要的一點不同, 就是台股交易是以「張」為單位,一張是1,000股。
而港股是以「手」為單位,一手可能是500股、1,000股、或是5,000股、10,000股不等,其實,算起來,投資一「手」可能只有2、3 萬元新台幣,認真算起來,也不算什麼詐騙,只不過,在短期快速致富的貪婪心理作祟下,50手、100手的200、300萬元,一下就投 進去,當場就套牢、血本無歸。
陳慧玲副總表示,仙股的詐騙手法,目前最常見到的是養、套、殺手法,就是可能有特定人士先進場,把港幣0.1、0.2元的仙股,先拉 到1、2元,甚至3、4元,隨後,就靜待LINE、FB等通訊軟體、社團等管道,或是帥哥、美女圖像仲介拉進來的投資人,掛進的買單累 積到一定數量後,瞬間就將提前買進的股票倒貨給這些投資人。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港股與台股最大的不同,在於台股還有10%的漲跌幅限制,而港股則沒有。因此,買到仙股,可以在瞬間再變 成港幣0.1、0.2元,除了特定人士獲利外,這些仲介的也有20%、30%不等的退佣,聯手離場後,就剩下無辜的投資人,而且也賣不出去、 持股變成不動產;甚至一些仙股因繳不出財報等因素,而遭港交所等單位停牌、甚至下市,投資人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陳慧玲副總解析近期發生的多起仙股詐騙案件,點出仙股通常有五大特徵。
首先,仙股的股價,多在港幣1、2元,高一點的也僅港幣3、4元,類似台股的雞蛋水餃股,而且,通常都打著短期不合理報酬率等招牌。
其次,仙股多是一些小公司、股價低、股本小、名聲低(一般人沒聽過)的公司。
再者,仙股通常打短期致富牌,例如「三個月前當工人、三個月後當富翁」為號召,高喊數倍、數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等短期報酬率。
同時,通常利用LINE、FB等通訊軟體或社團來宣傳;最後,不認識的帥哥、美女要求加 LINE、FB私聯。
陳慧玲副總表示,要避免仙股詐騙,其實也有三大撇步,第一,買賣海外股票,最好透過國內合法的複委託證券商,進行投資,較有保障。
第二,任何人推薦股票,都要先研究、了解基本面,例如港股,港交所也有如同國內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公開資訊觀測站,名稱為「披露易」, 了解這家公司的所處產業、業績狀況,是否有遭處置、進而面臨停牌或下市等疑慮。
第三,證券商也要不斷透過各種方式對客戶宣導反詐騙訊息,國泰證券就透過官網宣導、下單軟體App顯示及對帳單加註反詐騙說明等。
另外也要隨時留意證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的資訊,例如先前已針對仙股詐騙,就有「三不三要」等預防措施。
三不:
1、不聽來源不明資訊
2、不加陌生投資群組
3、不用保證獲利App、投資平台
三要:
1、要警覺:對任何鼓吹加入投資群組、勸誘買股資訊提高警覺
2、要查證:向合法證券商、合法投信投顧業者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3、要報警:向治安單位或檢調單位檢舉(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8/5773938
|
|
|
【經濟日報】20211006 記者蔣明倫、邱力行
|
【專題五】夏韻芬替你報明牌?別傻了,都是假的
|
「我上周才和上市公司老闆吃飯,可以和大家分享內線。」理財名人主動分享投資訊息, 看來格外有說服力,但小心其中有詐。知名廣播人夏韻芬身分屢屢遭冒用,假藉分享內線明牌,誘騙投資人走進陷阱。夏韻 芬本尊不堪其擾直言:「別傻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
年僅46歲的媒體人夏韻芬,擔任多年財經記者,因為理財有方,讓她提早過上「半退休」生活,讓不少小資族、準退休族稱羨, 奉為投資榜樣。正因為夏韻芬名氣響亮,經常公開上鏡開講,成為詐騙集團盜取身分的最佳目標。
倘若加入到假的夏韻芬粉絲團,馬上會有助理引導你加入LINE群組,可以看到「假夏韻芬」每天早上開盤前,熱心分享台股盤勢, 晚上8點教你理財知識,不時還會私訊和你寒暄問暖,最終目標,是引導投資人開設「複委託帳戶」。
夏韻芬本尊得知,不禁搖頭直呼:「我不會有這麼多時間,加所有人的LINE。」她說明,她的LINE帳號只會提供給朋友,並不 會透過粉絲團散布,如果有粉絲團要提供你LINE帳號,就表示你碰上詐騙集團了。
陳慧玲副總表示,仙股的詐騙手法,目前最常見到的是養、套、殺手法,就是可能有特定人士先進場,把港幣0.1、0.2元的仙股,先拉 到1、2元,甚至3、4元,隨後,就靜待LINE、FB等通訊軟體、社團等管道,或是帥哥、美女圖像仲介拉進來的投資人,掛進的買單累 積到一定數量後,瞬間就將提前買進的股票倒貨給這些投資人。
起底詐騙手法 複委託炒作「仙股」割韭菜
最常見詐騙手法,是盜用名人頭像,建立LINE群組或臉書社團,先透過基礎理財教學取信於被害人,待時機成熟,就會誘導投資人買 進未上市股票,或開設複委託帳戶,鼓吹投資人開始操作港股,投資價格低於1港元的「仙股(Penny Stock )」。
夏韻芬說明,詐騙集團會叫投資人買進下市風險高的低價香港仙股,這類股票價格好操弄,待股價炒高以後,詐騙集團就會開始 「收割韭菜」,大量賣出,害投資人套牢在高點。
「因為香港沒有漲跌幅限制,我有朋友甚至在短時間內,賠掉了八成資金。」夏韻芬就分析,詐騙集團利用海外投資的資訊落差, 誘導民眾盲信明牌,買進自己不理解的投資商品。
投資忌貪 別買不懂的商品
「投資最忌諱的就是貪婪和恐懼。」夏韻芬說,前陣子股市熱錢氾濫,隨手能點出飆股,讓投資人養成貪心、求快的心態,因此輕 易相信明牌,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
投資人要避免受騙,最基本的觀念就是別買不懂的商品。夏韻芬提到,你買日用品,一定會看品名、價格、製造日期,甚至連成分 也要端詳一番,股票也一樣,投資前一定要了解公司基本面,並培養自身理財的基本功。
夏韻芬建議投資新手,首先從經典投資大師開始學習,譬如股神巴菲特或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書,第二要懂得閱讀財務報表,了解 大股東持股比例,最重要的是做長期投資。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477/5796204
|
|
|
【經濟日報】20211006 記者何佩儒、蔣明倫
|
【專題六】防詐3對策 看到「匯款轉帳」動作先暫停
|
台灣在5月中開啟疫情三級警戒後,網路投資詐騙案瞬間大爆發。有些詐騙甚至是堂而皇之在 新聞網站、社群媒體上投放廣告,由於表面上看起來跟一般投資理財廣告無異,上架方也無從得知,讓人真假難辨!
趨勢科技全球消費市場開發暨行銷協理劉彥伯表示,早在2018年,電話詐騙慢慢「破功」後,詐騙集團就開始轉向臉書、LINE等 社交平台,尤其在三級警戒後,網路成為很多人居家防疫者的「生命線」,詐騙熱度又開始上升,「這陣子,光是趨勢每天收到 回報的網路詐騙案,都有上百件。」
對策1、看到「匯款轉帳」 就先止步
要預防被騙,劉彥伯說,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只要對方要求匯款或轉帳,一定要先止步」投資人可以仔細觀察這些訊息內容, 有些夾雜了簡體字,例如買賣的買,下面貝字應該是兩橫,但簡訊上寫的是一條斜線,或是台股的台,刻意用繁體「臺」股,都 可能是有問題的簡訊。
如果民眾要查證,也可以把收到連結匯款的網址,貼給防詐達人,或是向165專線查詢是否為詐騙網站,甚至在Google搜尋一下, 可能早有人受害,曾把受害過程都po上網路。
對策2、甜密話術 肯定有詐
在刑事局負責打擊詐欺犯罪的紀錄科科長張文源也說,經分析眾多投資詐欺案件,犯嫌常用的廣告標題及話術,主要可歸納出八個: 保證獲利、高報酬率、投資愈多賺愈多、不需努力銷售、操作模式簡單、強調無風險、高人頭獎金、公司很新。
如果民眾聽到或看到相關標題,幾乎可直接斷言為投資詐騙。
對策3、跟165等防詐達人查證
投資忌貪 別買不懂的商品
針對時下流行的台股詐騙LINE群組,張文源說,民眾可以善用「165全民防騙網」查證。165網站上有一個「高風險賣場/詐騙LINE ID」專區, 專區每周都會公告「詐騙LINE ID」資料,民眾無論是網路投資、交友前,都可以先過濾對方的LINE帳號是否曾被通報為詐騙帳號,以減低被騙風險。
如果是投資網站,則可以到「證券商公會國際投資警訊專區」、 「金管會」及「投信投顧公會」網站免費查詢,或到「165全民防騙臉書粉絲專頁」 每周公布的假投資博弈網站確認。
張文源提醒,民眾如果有任何疑問,不論手機或市話,都可以「親自撥打」165 反詐騙專線。
為什麼要親自撥打呢?這是因為有些詐騙會以線上轉接165,由共犯扮演警方誤導民眾,真正的165專線,會有專人24小時服務,幫忙民眾判別是否 為詐騙事件。
劉彥伯也提到,趨勢科技也開發了一款「趨勢科技防詐達人」,透過LINE搜尋即可加入好友,跟「疾管家」一樣,可以免費協助民眾辨識哪些網站 或ID、APP是用來詐騙的。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477/5796244
|
|
|
【經濟日報】20211013 記者孫靖媛、黃靖文、蔣明倫、邱力行
|
【專題七】領飆股先加LINE?小心陷入詐騙三部曲
|
近來許多民眾反應在手機簡訊、臉書,或其他的社群媒體上,收到類似的 「加賴送飆股」訊息, 不論是出於好奇或是想進一步了解的心態,一旦加賴,可能就已落入有心人的詐騙套路三部曲了。
根據刑事局提供資料顯示,近三年台灣的投資詐欺案,以及受害者財物損失逐年攀升,去年被害人受騙財損金額就突破10.2億元, 今年1-7月,詐騙案件數亦突破2,500件、損失金額直逼9億元。
這些看似簡單又無害的加賴手法,是怎麼搬走民眾口袋裡的錢呢?
投資詐騙首部曲:拉入群組
「您好,我是之前與您聯繫過的投顧助理,怎麼還沒有賴我?現在賴我,自營商有牌導師會免費送三檔飆股給你喔。」
二部曲:暗樁洗腦貼對帳單給你看
詐騙群組裡的日常,少不了「好康報你知」,有些是推薦買「飆股」,有些則是推薦港股、美股、未上市股票,甚至是加密貨幣。
張文源說,在很多投資群組裡,只有被害人是真的,其他都是詐騙共犯,這些「暗樁」專門跟假「老師」一搭一唱,時而發問, 時而稱讚老師英明,有時還會貼出對帳單,宣稱自己因為相信老師,所以賺到很多錢,當投資人開始出現疑慮,這些「投資助理」、 「樁腳」就會出面安撫。
臉書熱門社團「花花當沖社」版主之一的yaya,就提到自己曾加入「飆股LINE群」,他說,一開始只是單純想向群組裡的投顧 老師學習新知識,在投顧老師第一次報牌時,他有跟著買,不過,第二次報牌時,yaya覺得這個標的基本面有些不對勁,拒絕申購, 結果就被踢出群組,他這才反應過來,可能碰上詐騙。
三部曲:收割後人間蒸發
等到受害人加入Line群組一段時日後,詐騙集團的下一步,就是誘使被害人加入他們所架設的假投資平台或博弈網站。
為了取信投資人,一開始詐騙方要求轉帳或匯款的金額通常不會多,如5,000元到1萬元,過沒兩三天,再把獲利匯款給投資人, 其實就是從投資人匯來的錢再匯一點回去。
投資人嘗到甜頭後,就會加碼投入。當投資人感到有疑慮,或想把錢拿回來時,群組就會跳出一些「樁腳」出面勸說。 若投資人堅持退款,還會要你打給客服人員(當然也是詐騙集團一員),說明可能會要求付手續費才能退款,等到手續費匯出 (再剝最後一層皮),群組就不見了,匯出去的金錢也拿不回來了。
張文源也提到,去年底,刑事局就偵破一起假冒虛擬貨幣網站,一開始也是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招攬被害人,然後要被害人下載一支對沖APP, 詐騙集團的話術是,「每天打開外掛程式,就會有機器人自動幫你做交易,每周保證獲利20%-30%。」這個網站居然還吸引到數百名會員, 詐騙金額高達上億元。這個網站最後宣稱自己遭到土耳其駭客攻擊,民眾投入的資金全被劫走,一說完,網站就關閉了,讓受害人求償無門。
投資有風險 心態正確慎選合法平台
時代在走,詐騙集團的數位技術也不斷進化。證券商公會及投信投顧公會再三提醒投資民眾,切記三不三要,不要讓手機變詐機。 投資心態要正確,若有穩賺不賠的飆股就要小心是詐騙,另外也提醒民眾一定要有資安意識,只要出現要求匯款、轉帳,就要提高警覺。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477/5812735
|
|
|
【經濟日報】20211013 記者孫靖媛、黃靖文、蔣明倫、邱力行
|
【專題八】臉書社團版主受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常見詐騙手法曝光
|
「加賴免費領飆股!」近期有不少網友會在手機簡訊或臉書上,碰到一堆飆股訊息輪番轟炸。 擁有15.2萬社員的臉書社團「花花當沖社」,近來也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不僅有會員受騙上百萬元,在社團裡有人分享的 當沖戰績,也成為詐騙集團的「詐騙素材」。
臉書熱門社團「花花當沖社」版主之一的yaya表示,自己也曾加入「飆股LINE群」一開始只是單純想向群組裡的投顧老師學習 新知識,在投顧老師第一次報牌時,他有跟著買,不過,第二次報牌時,yaya覺得這個標的基本面有些不對勁,拒絕申購,結 果就被踢出群組,他這才反應過來,可能碰上詐騙。
她的對帳單也好幾次被詐騙集團盜用,擔心有人因此受害,所以近期不再貼出對帳單,以免被不肖使用。而她也不斷提醒社員, 不要輕易把錢交給別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對於股市中的任何一支明牌,都應提高警覺。
yaya分享,這類飆股群裡通常會推薦一些比較冷門的標的, 像是生技股,雖然在報牌後,股價確實有拉一根漲停,但後續就 一瀉千里,此時,群組裡的「投顧老師」還會信心喊話:「請大家加碼買進,要堅持,相信後面一定會漲更多,不要隨意停損」, 此外,「投顧老師」還會要求群組成員買進推薦股票後,一定要貼單出來,如果沒有按照指示買,也一樣會被踢出群組。
yaya觀察,社團裡一些被騙的社員,有不少是家庭主婦,有些甚至被騙到百萬元以上,雖然版主們一直提醒大家,「花花當 沖社沒有LINE群」,但還是有不少人會受騙加入這些假群組,加上近期受疫情影響,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家中,資訊封閉就更 容易受騙,等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成了被割的韭菜。
在社團當中,有些詐騙犯還會使用「簽到」的手法釣魚,例如以版主的名義發文,要大家在貼文底下留言簽到,並且威脅未簽到 者要被踢出社團,讓許多不知情的社員紛紛在底下留言簽到,這也讓這些簽到社員容易被詐騙集團鎖定,做為後續可詐騙的對象。
針對近來群組軟體推薦飆股等投資詐騙案頻傳,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金管會陸續接獲陳情檢舉,截至今年9月中旬為止已高 達203件,短短二個多月就增加逾百件。為避免投資人遭不法人士以電話、簡訊或LINE推薦飆股、未上市(櫃)股票,或勸誘投資海 外低價股,暨冒用合法業者或財經專家學者名義誘騙投資而遭受損失,去年6月起多次強化宣導、並於官網設置反詐騙專區 ,提供 反詐騙相關訊息,也提醒投資人「三不三要」,不聽來源不明資訊、不加陌生投資群組、不使用保證獲利App、投資平台,要警覺、 要查證、要報警。
投資有風險 心態正確慎選合法平台
|
文章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58127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