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增長放緩 資金寬鬆 多空參半區間震盪下 選股不選市

Picture2

隨著3月美國聯準會(Fed)決議不升息,並透露將在今年9月暫停縮表的鴿派發表聲明出爐後,似乎預告了因升息而引發的資金緊縮將不構成2019年股市震盪的不確定因子,然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美國聯準會(Fed)對於2019年的經濟觀點較2018略為保守的思維。在資金面與基本面一來一往的交替下,區間震盪應為2019年整體盤勢的基本論調。回顧台股2019年開春以來的行情,指數幾乎是呈現關關難過關關過的驚驚漲行情,再度印證了「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歡欣鼓舞中幻滅。」的市場名言。

由於歷經2018年下半年的大跌,2019年初多數類股本益比與本淨比皆已來到歷史區間相對便宜的水準,而隨著境外資金的湧入,台股2019年第一季幾乎呈現百花齊放的現象,類股輪動迅速,COF/TDDI/散熱/5G/風電/偏光板/無線藍芽耳機/折疊式手機/電動腳踏車/航太等相關新趨勢與新應用或是有題材的個股,皆在過去三個月的時間呈現輪番上漲的格局,顯示即便半導體仍在庫存調整階段,蘋果手機銷量依舊不佳,但smart money 總會尋找出具備成長動能與題材的個股。

隨著做夢行情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三個月,個股將面臨2019年第一季季報與2018年年報的審視期,在中美貿易戰未進一步擴大以及資金緊縮步調符合市場預期的前提下,個股彼此之間將會因基本面的差異在股價上出現顯著的落差。因此在選股邏輯上,優先考量點應包含公司的產業地位與競爭力,技術領先與護城河較深的個股將在財報與本益比上脫穎而出,為股價提供上漲的柴火。然而在選股的過程中,其所屬的產業為何種屬性,例如究竟是成長股亦或是景氣循環股還是轉機股等,皆須在進行選股之前就先定位清楚,這樣才能較為明確掌握影響個股漲跌的關鍵因子。

電子族群的部分,上游的部分,隨著半導體庫存水位將在上半年去化告一段落下,預估下半年將重回增長態勢,具備新應用與新趨勢相關類股如TDDI/COF/AI/IoT/VCSEL族群可逢低進行佈局。下游的部分,則可留意趨勢逐漸成形的5G相關產品,另外無線藍芽耳機等穿戴式電子產品亦將會是在手機逐漸PC化的時代下,少數具備增長動能的下游電子產品。

傳產族群的部分,則可留意銀髮商機所帶來的電動腳踏車需求,以及會員經濟下所帶來的消費行為改變,以及隨著供應鏈的集中與貿易戰轉單受惠的紡織族群。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