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緩後 台股仍有⾼點可期

Picture2

5⽉以來台股呈現⾼檔震盪,指數連⽇上沖下洗皆超過300點,類股強弱勢快速轉換,加上股⺠⼤舉在市場殺進殺出,在資⾦集中化效應下,個股波動劇烈,然在美國景氣持續復甦、美股多頭格局不變,加上盤⾯資⾦不會出現⼤規模撤退,台股將維持多頭格局。

台股仍維持多頭格局

觀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美國勞⼯部公佈上週初請失業⾦⼈數持續下降⾄49.8 萬⼈並續創去年3⽉底以來新低,4 ⽉ADP 就業⼈數由56.5 萬⼈升⾄74.2萬⼈,加以近期Fed官員頻繁發表鴿派⾔論,就業數據提振復甦預期,企業財報也好消息不斷,⽬前標普500企業中有436家公布財報,378家獲利優於預期,優於預期比率為86.9%,在美國經濟復甦基礎延續,加上財報利多頻送下,有利美股表現。

近期台灣經濟數據持續強勢,基本⾯利多不斷,繼之前國發會表⽰,今年台灣經濟成⻑率預測上看5%後,⾏政院主計總處本⽉5⽇也⾸度表⽰,以⽬前的最新數字來看,今年經濟成⻑率預估值已達5.23%。第⼀季經濟成⻑率突破8%,主因國內產能擴增及積極投資態勢延續、商品出⼝及投資表現,遠優於預期。⽽⺠間消費則如預期結束去年連續四季負成⻑,轉正成⻑2.08%,國內經濟在持續上升的軌道上。另外,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4⽉台灣製造業PMI指數,較上⽉⼤幅增加6%⾄68.7%,為2012年7⽉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台股在5⽉第⼀週回檔3天後,週四、週五市場情緒回穩,技術⾯上,加權指數跌破⽉線,為漲多回檔態勢,盤⾯若要恢復多⽅控盤,⼤盤⾸要⼒拚站穩⽉線,重新凝聚⼈氣。此外,台股財報週將進入尾聲,觀察近期重量級的公司法說會後,因法說會前樂觀展望的預期⼼理已反映,法說會後股價多半負向表現,資⾦則轉進傳產,尤其以原物料族群最為強勢,鋼鐵、玻璃、塑化、⽔泥、紡織等類股受惠景氣復甦,吸引資⾦進駐,雖然短線同樣有股價過熱現象,但中期趨勢仍相對明朗。

台股操作⼼態仍偏樂觀

展望後市,台股多頭修正,無需過度負⾯解讀,先前漲多、籌碼過熱的跡象需藉此逐步消化,⽽5⽉15⽇財報公告截⽌⽇後,影響因素減低,產業回歸基本⾯趨勢。展望下半年,預期美國等消費市場有望解封,加上返校潮、感恩節、耶誕節等傳統銷售旺季均有利台股基本⾯表現,尤其是4⽉下旬半導體族群陸續公布財報及2021年展望亦優於預期。資⾦⾯部分,美聯準會(Fed)維持每⽉印鈔1,200億美元不變,研判台股多頭架構不變,看好的產業包括半導體供應鏈、5G概念股、伺服器、汽⾞電⼦等電⼦股以及塑化、航運、⾼爾夫球頭、紡織等傳產股,操作⼼態仍偏樂觀。

Figure1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