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盤解析
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 林永祥

美、台央行前周啟動升息後,甩開升息不確定性的干擾,全球金融市場表現強勁,呈現自低檔反彈的多方氣盛,特別在科技股的表現上,美國科技龍頭股強勁反彈,也帶動台灣科技股表現,推升台股大盤上揚反攻17,500點之上。惟原油價格衝高,再度影響股市反彈力道,值得留意的是,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上周釋出,必要時五月可能升息2碼的偏鷹派立場,俱備殖利率與利差題材保護的金融股指數亮眼表現持續可期。
雖股價呈現反彈,市場持續關注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影響性,相關經濟性影響仍可能在一至兩季內發酵,投資仍宜謹慎因應。從上周所公佈各地經濟數據觀察(見表),各地方經濟數據表現偏保守,美國2月份新屋銷售年增率衰退6.2%,表現不如預期;台灣則因農曆年假期與當時疫情消息較為嚴峻,2月份工業生產年增率為10%、零售銷售年增率僅0.2%,都低於預期值;歐元區公佈3月份消費者信心初值為-18.7,已反應2月下旬爆發的俄烏戰爭對消費信心的打壓。
近期因美國商用原油庫存減少,俄羅斯油管關閉,帶動國際油價反彈,美國聯準會預期,原油平均價格至今年年底止,平均仍將維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的高水準,供應短缺與能源價價格高漲,也會帶動金屬等原物料價格上揚,對於市場整體通膨預期與持續升息可能性皆見提高。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提醒,俄烏衝突下,能源與糧食價格上揚,加上各國因應通膨上揚啟動升息,將壓抑新興市場經濟表現,微幅下修全球經濟展望,但全年全球經濟維持正成長,俄烏衝突與各國對俄羅斯制裁發生之初,全球金融市場利空已一次性爆發,近期IMF的經濟下修動作,對股市的衝擊見鈍化,第二季金融市場仍宜留意短期震盪風險,但大幅修正空間限縮,反倒可藉由分批佈局,建立長線存股投資部位。
台股已大幅消化了聯準會與央行升息利空,外資偏空態度反轉,現貨賣超縮減,政府基金、投信等內資動能持續護盤買超,提升強勁的下檔支撐力,而在升息、通膨環境來臨之際,歷史經驗也顯示,傳產、金融類股通常有較佳的表現。
台灣經濟基本面佳,美、台同步升息帶來利差擴大、金融股資金運用效益與獲利提升、成長動能上揚的機會,進入股東會、除權息前的換股配置期,更為台股殖利率題材標的,挹注資金動能與偏多期待的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