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通膨與升息議題升溫 若有拉回可逢低布局
聯邦全權委託經理人 曾德瑋

回顧今年美股走勢,1月以來表現強勁,且科技類股表現優於道瓊指數,然而2月開始在美股財報陸續開出下,多數企業開始下修獲利預估,加上近期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高於預期,市場開始反應FED持續升息等議題,短線道瓊指數回檔修正,在年線附近震盪整理,目前美股財報周已逐漸告一段落,市場開始期待下半年景氣回溫。
總經方面,美國自2月以來經濟數據多數優於預期,其中非農就業人數增加51.7萬人,以及PCE(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年增率達到4.7%,高於市場預期的年增4.3%,各項數據陸續公布後,市場開始擔憂通膨放緩速度將會比預期更慢,近期FED官員陸續發表談話,多數官員都釋出需要近一步升息的鷹派言論,從近期利率的點陣圖來看,普遍認為將在3月、5月、6月各升息一碼,利率終點可能比原先市場預期的還高,且高利率將維持一段時間,最快也要到年底之後才有降息的可能。接下來將關注3月陸續公布的2月非農就業數據、CPI年增率以及FOMC會議等。
台灣加權指數年初至今上漲約10%,1月漲勢強勁並突破年線,2月則維持在高檔震盪,市場出現觀望氣氛。櫃買指數則是1、2月皆維持強勁走勢,顯示資金從2月開始轉向中小型個股,如近期表現強勢的觀光類股及電動車概念股、AI概念股、綠能/儲能題材股等。不過,近期類股輪動快速,操作難度提升,雖然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第一季將為谷底,然而需求是否回溫仍待觀察,加上中國解封後是否帶來實質的需求力道、美國通膨議題充滿變數、俄烏戰爭仍是潛在不確定性因素,以及中美科技角力也將是未來幾年市場的關注焦點。
產業趨勢方面,非電子產業部分,關注中國解封後的內需產業推動,基礎建設相關的鋼鐵族群,近期中國盤價持續上漲,以及食品、觀光、零售等板塊皆有復甦的機會,而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國際航空公司對於新機需求大幅提升,航太產業訂單能見度均長達數年,另外,近年各國開始重視ESG議題,加上能源價格波動劇烈,相關綠能/儲能產業更加受到市場關注,相關產業包含太陽能、風電與儲能等相關概念股,也有望在今年陸續看到營收成長。
電子產業部分,庫存調整何時進入尾聲,仍為今年關注焦點,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庫存問題將於第二季至第三季落幕,然而庫存調整完畢後,需求何時復甦仍不易斷定,而較早進行庫存調整的面板、記憶體等族群,有機會先修正完畢,在第一季也陸續看到PC供應鏈出現急單,對產業來說也是正面消息。
另外,今年市場較熱門的題材,包含ChatGPT引領的AI族群,以及電動車需求的持續爆發。AI題材可望帶動相關的高速運算、邊緣運算趨勢以及硬體設施的規格升級需求;電動車部份則在未來幾年成長趨勢仍然相當明確,今年有望在晶片缺貨問題緩解下,出貨持續成長,Tesla降價消息也有望在未來幾個季度上修出貨目標,目前Tesla仍是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與定價者,其他車廠勢必需要審慎應對。
整體而言,雖然短期市場擔憂通膨與升息議題,不過今年仍是機會大於風險,隨著IT產業第一季落底,接下來有望逐季回升下,聯邦投資團隊認為2023年將擺脫2022年的空頭趨勢,近期市場若有拉回修正,建議可逢低布局,AI概念股、電動車/車用電子、綠能/儲能相關、航空/航太以及中國內需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