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多短線承壓 長線AI趨勢不變

Picture1

受惠於美7月CPI年增幅低於市場預期,美四大指數漲多跌少,提振11日台股早盤一度上漲逾百點,但隨後漲勢收斂,終場指數下跌33.45點,收在16601.25點,成交量2904.02億元。周線收黑。

台股近期呈現震盪整理格局,主因為AI 族群短線漲多面臨調節壓力,加上市場需要時間消化部分財報不如預期的落差、籌碼面凌亂需要沉澱,以及在等待更多基本面消息前、本益比需要修正所致。

短期間,市場確實因股價領先基本面太多,所累積的本益比與籌碼面的修正壓力,加上第二季財報大多已揭曉,現階段市場對於明年獲利有共識,受限GPU供給,在沒有新的基本面消息刺激下,要上修獲利會有困難。

不過,就總經面,目前有兩大正向因素支撐,一是美國通膨數據持續緩和,確立聯準會升息有望步入尾聲的政策方向;一是年初外界所擔心的經濟硬著陸,目前並未發生,美國整體消費動能表現仍相對穩健。

就基本面,整體來看,儘管半導體復甦進度有些仍不如預期,但基本上大方向是好的,只是庫存仍在調整,且終端需求在消費性電子那塊的表現仍顯相對疲軟,產業焦點還是聚焦在AI相關。

就產業面,雖然庫存調整時間延長,下半年復甦力道低於原先預期,但整體科技產業第二季營運落底態勢確立,獲利可望逐步回溫。長期來看,科技產業每隔十年就會出現跨世代的成長趨勢,台股企業往往憑藉其競爭優勢搶占一席之地。

以生成式AI所帶動的長線成長動能來看,如今已經啟動,而且其中硬體供應鏈八成以上由台廠包辦,預期長線資金將更集中於能見度與成長性高的相關公司,故建議可趁市場在等待基本面跟上來的空窗期,審慎檢視,汰弱留強。

短期而言,由於業者今年度資本支出不變 ,AI 伺服器排擠到傳統伺服器預算,現階段所帶動的營收貢獻,仍無法抵銷消費性或傳統伺服器的下滑,短期數字無法跟上股價漲幅,加大拉回修正壓力。但進入下半年延續到明年,預期相關營收貢獻有望更加顯著 。

就關注方向上,由於 AI 需求剛開始萌芽,AI 伺服器出貨量仍難以和傳統伺服器相比,短線上密切關注產值倍增、足以抵銷出貨量排擠因素的受惠次產業,像是散熱、電源供應、 PCB、CCL 等族群 。

中長期而言,生成式 AI 終究會過渡至推論式 AI 階段,屆時仍會帶動傳統伺服器及相關零組件需求。此外,AI晶片需採用先進封裝CoWoS技術,但由於目前CoWoS產能供不應求,造成供應瓶頸,繪圖晶片大廠已尋找第二個供應來源,預計第四季可開始生產。

投資建議上,以第二季財報來看,儘管整體AI挹注獲利的占比有限,但部分受惠AI發展的企業中有部分獲利在第二季或下半年毛利率確實有上升的跡象,因此可多留意;與此同時,在台股處於箱型整理之際,審視財報,汰弱留強,並留意主要獲利來源。

此外在企業獲利方面,今年台股整體企業獲利預期負成長,並需要繼續觀察下半年旺季狀況,但分季度來看,獲利成長率逐季回升方向不變,應有助於支撐盤勢。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