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題材不變 留意短期變數 台股周線翻黑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 周敬烈

受交投觀望氣氛壓抑拖累,23日台股早盤開低,所幸在權值股跌幅收斂,以及高價股回溫支撐下,尾盤由黑翻紅,終場小漲 9.22 點,收在 22158.05 點,成交金額回升至 3096.63 億元。周線翻黑。
觀察大盤自指數19500點到20000點支撐點回彈以來的量縮、面臨季線整理等現象,可解讀為現階段的盤勢大致處於基本面進入等待期,以及技術面成為投資人短期進出的依據,因此,若當權值股進入整理之際,籌碼集中的中小型股表現則相對亮眼。
就盤面類股表現上,現階段看來大致上仍以AI、先進製程等題材,以及第二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等標的為相對受青睞的標的。不過,若回頭看過去一周,其實類股表現分歧,並無明顯主流股,族群性並不明顯;其中表現較佳的類股以傳產及生技或是籌碼較集中的中小型表現較佳,營建股則受政策面而壓抑。
在基本面觀察上,接下來包括Nvidia GB200的出貨動能、iPhone 16發表後的銷售好壞等,皆是決定第四季電子股表現重要因素;前者將在9月份進入量產前的最後階段,年底前正式出貨的規劃不變,iPhone 16搭配AI功能能否激發再一次購買熱情是觀察重點,目前正向看待這兩項因素。
目前正值軍備競賽階段,拉長來看,AI大趨勢不變,重點仍在AI基礎建設。其中就產業面來看,AI帶動結構性成長動能,半導體整體明顯好轉趨勢不變,明年也可望見到消費性電子逐漸復甦;另方面,台股及美股供應鏈股價下跌並快速下修評價,但出貨有望延到明年第一季,加上明年獲利有機會上修,AI 伺服器成長動能應可延續。
從現在到8月下旬美股重要科技財報表現揭露前,由於市場處在資訊空窗期,預期市場仍將維持大箱型格局。雖近期市場雖面臨較多雜音干擾,但在相關供應鏈狀況未有太大變化,且股價已持續消化負面訊息下,有助於市場逐步回歸基本面。
整體來看,長線要素並無太大變化,預期仍維持正向,但觀點要素還是景氣回溫速度與AI伺服器出貨狀況;但在觀察方向上,則要留意的變數包括:美國聯準會降息後的國際資金流向是否再次出現變化,以及美元走勢變化可能對第三季財報預期影響程度。
展望後市,隨著時序逐漸進入第四季旺季,全球利率環境也將逐漸偏寬鬆,對後市維持正向看法,但各產業、各公司表現可能不一致,主動選股仍是中長期較佳策略。在投資建議上,仍建議現階段定期定額台股基金的投資人,可持續累積部位,長線投資者亦可把握機會,耐心等待全球股市整理的這段時間,趁勢分批布局累積未來收穫機會,主題上仍偏重科技類股,可聚焦成長能見度可看到未來2-3年的產業或公司,如AI(人工智慧)、 IP(矽智財)/ASIC(客製化晶片)、光通訊、重電等。
就技術面,目前大盤符合技術面修正的走勢預期,整理格局持續中,國際美元由強轉弱,熱錢流向漂忽,中東及烏俄的地緣政治亦是未解的風險;台股反彈至今,量縮價漲,未補量之前,市場觀望氣氛仍將濃厚,成交量未能放大,市場處於觀望氣氛。策略上建議不燥進、可以定期定額或不定額伺機逢低累積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