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軍突起,是風險未平還是機會來臨

Picture1

一場疫情讓金融市場天翻地覆,自疫情擴散至歐美以來,美股幾度觸動鎔斷機制,公債殖利率頻創新低,市場恐慌情緒讓金融資產陷入流動性緊縮,高收益債信用利差來至十年新高,加上油市崩盤美國原油期價史上首見跌破0美元。市場波動加劇前所未見,「疫」軍突襲究竟是風險還是投資機會,我們四大面向剖析市場與投資轉機。

疫情影響市場消費需求 但下半年有望好轉

美國3月零售銷售創下1992年以來最大單月衰退,疫情導致美國實質消費需求萎縮,由於消費佔整體經濟7成,隨購物需求下滑,美國Q2企業獲利面臨下修,若疫情時間拖長對經濟影響實屬不利,但美國總統川普稱疫情已過高峰,並為5月重啟經濟活動做好準備。根據美銀美林調查經理人看法,認為企業獲利下修已近尾聲,預估美國企業復甦將呈現U字型態,下半年企業獲利有望見到好轉。(資料來源:保德信投信整理, 2020/04。)

Fed領軍全球央行齊放水 資金寬鬆無虞

美國Fed一口氣降息6碼至0-0.25%歷史低點,英國、澳洲與紐西蘭也跟進降息,其他如中國、印度、台灣、南韓、巴西等新興國家亦採取降息措施,挹注市場資金流動性。全球央行齊力放水,自2月以來全球央行已降息超過42次,平均降幅為70bps。寬鬆資金活水全面啟動,有望抵擋疫情帶來衝擊。(資料來源:各國央行,BofA Research,保德信投信整理, 2020/3/27。)

財政刺激前所未見 注入市場強心針

自認清疫情對經濟帶來衝擊後,各國政府以強力手段祭出救市方案,美國Fed重啟08年刺激方案、擴大美元換匯額度、設立CPFF緩解企業營運壓力,英國、日本等也有相似舉措,各國政府將政策彈性發揮至極,數兆美元堪以直升機方式撒錢救市。疫情終將獲得解決,財政與貨幣刺激應可奏效,金融市場可望復甦。(資料來源:保德信投信整理, 2020/04。)

市場止穩訊號關鍵指標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百萬大關,全球疫情仍顯嚴峻,但最早爆發疫情中國已獲得有效控制,經濟數據率先其他國家回升。因此,金融止穩重要關鍵在於全球疫情狀況是否得控。此外,金融市場重要關鍵指標泰德利差,泰德利差已由145高點逐步降至100點以內,若泰德利差持續收斂回到過去均值30bps水準,表示市場系統性風險已解除。(資料來源:保德信投信整理, 2020/04。)

Figure1

觀察過去美股歷經黑天鵝事件為逢低布局的良機,惟全球疫情狀況尚未明朗,投資市場變數猶存,建議以穩中求勝的方式逢低分批進場,美國投資級債為最佳首選。回顧08年金融海嘯雷曼兄弟倒閉後第1個月,美國投資級債與高收益、美股跌幅相當,但第3個月投資債開始反彈,1年後上漲10%,美國投資級債最先止穩,且其反彈時間領先高收債及美股。(資料來源:保德信投信整理, 2020/04。)

現在市場也同步呼應08年當年情況,疫情不確定、油價重挫、流動信緊縮壓力,信用債市面臨贖回賣壓,投資級債也一度受到市場無差別拋售,但在美國聯準會啟動購債措施後,美投資級債價格率先止穩轉為正報酬,其信用利差也持續收斂,目前利差收斂至236bps左右,仍高於過去十年均值149bps,長線絕佳買點浮現。(資料來源:保德信投信整理, 2020/04。)

除此之外,疫情肆虐讓醫療與消費產業大放異彩,如醫療方面其遠距醫療、疫苗研發成為全球關注投資顯學;另一方面許多國家要求民眾避免外出,「StayHome」衍生的網路購物、家庭娛樂需求大增,即使未來疫情結束,消費者被養成的消費習慣也已成型,看好未來增長潛能。

綜觀而言,股市與債市是否回穩仍須關注指標訊號,建議投資人可逐步提整投資組合,布局韌性較佳的美國投資級債,同時可加碼布局符合趨勢醫療與消費產業。2020年波動

投資環境已為常態,但波動不足懼,有波動才能創造投資獲利機會。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