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溫和成長 風險性資產可期
群益投信投資長 李宏正

今年來在經濟復甦趨勢的引導之下,加上全球疫苗覆蓋率明顯提升,經濟活動回暖,也使得風險性資產表現盡皆走揚,惟近期來看,全球金融市場受到(1)新變種病毒Omicorn出現令確診者短期內增加、(2)通膨壓力待緩解、(3)供應鏈瓶頸、(4)聯準會態度轉鷹等因素影響而波動不小,MSCI世界指數自Q4以來呈現區間波動行情,以近一個月來看,截至9日止,指數跌幅為0.97%。
新冠病毒再變異雖造成感染人數上升,但不致令全球經濟與股市轉折向下
近期新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令各國擔心疫情再起,特別是部分地區的確診者短期內迅速增加,引發市場關注,不過從重症與住院人數僅為先前疫情高峰時的35%可知,隨著疫苗覆蓋率擴大,新冠病毒即使變異並造成感染,但對於醫療與大規模的封鎖需求正在遞減,對於人員移動與經濟活動的復原逐漸不構成妨礙,因此,疫情對於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影響料持續淡化。
疫情干擾供應鏈復原的影響亦在遞減,供應鏈瓶頸可望有所改善
11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表明製造業保持擴張,供應條件改善、價格壓力緩解和交貨時間縮短,其中,亞洲生產活動回溫,顯示受到疫情影響供應活動的阻力逐步緩解。再者,運費與港口雍塞的情況也正在改善,為因應高昂的運輸成本和港口壅塞,也已迫使出口商使用其他方式運輸貨物,此舉亦可顯示疫情對於供應鏈的干擾有所遞減。
通膨預期已漸緩和正可給聯準會寬裕的觀察空間
通膨預期是另一引發市場波動的指標,倘若通膨預期持續升高,便容易造成物價與工資相互哄抬的螺旋式現象,在此情況下,可能迫使聯準會採取行動以穩定物價。所幸截至目前為止,通膨預期仍在聯準會2.25~2.5%的舒適水準,工資上揚然勞動參與率仍持平,給予聯準會寬裕的觀察空間,因此,除了既定的縮減購債進度外,市場仍普遍認為聯準會的政策短期來看尚不至於有其他轉向。至於歐洲央行方面,先前ECB總裁拉加德重申,隨經濟復甦的持續和供應鏈的緩解,商品與服務價格將正常化,料明年通膨將逐步回落,也表示明年歐元區仍將難以滿足ECB升息條件,進一步淡化了歐元區升息預期。
全球實質經濟溫和成長,有助市場信心建立,風險性資產表現可期,看好股優於債
後續來看,全球實質經濟活動可望隨供應鏈恢復而溫和回升,在實際經濟數據可望不再落後預期數據之下,有助市場重新校準全球經濟勝,建立經濟穩定回升的信心,加上疫情對於市場心理與實質經濟的影響減弱,因此風險性資產表現仍可期待,整體而言看好股優於債,成熟國家中美股受惠於消費數據穩健、企業財報尚佳與眾議院通過預算案等利多因素,表現可望有撐,不過也還需提防冬季疫情、聯準會動向等不確定性的干擾;日本股市由於新刺激政策陸續發佈,加上確診數大致穩定,且全球半導體景氣佳、政府補助扶植等條件支持,表現值得留意;中國股市方面,雖然景氣趨緩,然政策有望托底,貨幣寬鬆及財政刺激政策可期,有助支撐表現,因此表現仍可留意;台股短期間料將處於區間盤整格局,不過預期2022年科技業獲利將續創新高,因此電子指數維持多頭整理架構,IC設計族群仍為多頭主流。此外,外資已連續二年賣超台股,加上目前現金殖利率具吸引力,資金有回流的空間。債市方面則建議可留意高收益債表現,主因受到景氣復甦支撐下,信用風險穩定,且其存續期間較短,息收水準亦較佳,表現較其他券種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