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經濟走向「平行世界」,資產配置宜多元

Picture1

根據美國聯準會在2月份會議上,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上調25個基本點至4.50-4.75%,幅度符合市場預期,並在聲明中首次確認「通膨稍為紓緩」,顯示收緊政策的步伐回復「正常」。加上最新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延續跌勢,由上月的48.4跌至47.4,超出預期的跌至48.0,顯示出美國利率急升,使製造業活動繼續放緩,新訂單數據下滑至收縮區域,亦進一步確認了美國商品通膨的放緩走向。

因此,在經歷了過去一年的急劇通膨、利率上升和股票市場大幅下跌後,滙豐投信認為2023年將進入宏觀經濟週期。由於世界不同地區的經濟趨勢各異,經濟環境將與2010年代相比截然不同,市場估值亦出現重大變化,對投資者有十分重要的啟示。

對於投資者來說,在2022年面對「環球多重危機」,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國增長放緩、通膨、氣候危機、金融不穩定和衰退風險,均各自並且相互地影響市場表現。就著「平行世界」這個主題,滙豐投信認為全球各地經濟目前正身處不同的週期。這將會在2023年為投資者創造一些相對價值機遇。

滙豐投信投資長韋音如指出,西方經濟體的通膨危機促使央行迅速升息,造成經濟放緩。 而另一方面,亞洲正處於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 通膨壓力不若歐美國家,成長前景較為樂觀。這使亞洲投資市場別具吸引力,除了有機會表現領先之外,亦可在目前截然不同的環境下帶來分散風險的優勢。

在新的經濟和市場體制下,投資者需要重新聚焦於動態投資組合、主動布局新興市場以及新的分散投資工具來駕馭動盪環境,這意味著需要納入更多非關聯性的資產類別,以及增加投資地域的多元性,並尋找在機制變化下可受益的市場領域。

韋音如表示,雖然亞洲仍會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所影響,但大多數亞洲經濟體在2023年的通膨和經濟情況均較西方經濟理想。亞洲各地亦將受惠於邊境重開和旅遊業復甦,預計今年通膨率將逐漸回落至各央行設定的目標。這將驅使亞洲大部分央行把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推動經濟增長上,而非積極地推出升息政策。

除此之外,亞洲經濟體的增長動能和氣候轉型,在各種資產類別都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機會,並支援各經濟體的永續發展。另類投資使長線投資者能利用短期波動,靈活駕馭不斷變化的經濟和市場環境。

韋音如說明,在政治、法規監管和品牌信譽的驅動下,亞洲需要透過基建投資項目來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由於轉型規模巨大,需要私人資金的投入來補充風能、太陽能、氫能、儲能、電動車充電和電網等基建的公共投資。股票和債券都可以從強勁的現金流中獲益,而這通常與通貨膨脹相連結,並由監管架構和長期合約所支撐。

對於通膨的看法,韋音如進一步提到,隨着供應短缺進一步紓緩,加上近期商品價格放緩,預期通膨將繼續回落。儘管如此,通膨不會完全消失。美國的工資成長及消費者需求仍然相對強勁。目前聯準會希望看到更多「通膨持續放緩」的證據,才會考慮暫停升息,故當中可能需要3至4個月的通膨數據支持。

滙豐投信進一步提出多元資產配置觀點以應對「平行的世界」,其中,債券是當下資產配置首選,進而在股票中尋找價值,除此之外,尋找新的分散投資工具及主動配置亞洲將是2023年投資重點。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