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組件類股,電動車與消費刺激方案為景氣推手

Picture1

全球車市遭遇逆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持續強勁成長

全球車市三大市場,中國、美國與歐洲2018年銷量達9,117萬台,較2017年出貨量衰退1.6%。中國2018年總銷量為2,808萬台,年衰退幅度達2.7%,衰退幅度高於全球平均,主因在於汽車購置稅優惠在2017年底結束,從7.5%調回10%,使消費者將買車時間提前至2017年11~12月,意外促成2017年底車市榮景,但提前消費的結果反而使2018年買氣衰退,美國方面,雖然經濟轉好,但汽車市場已偏向成熟,2017年人均汽車保有輛是910輛/千人,為已開發國家之首,加上2017下半年全面開徵鋼鋁關稅,使得終端售價提高,不利終端市場買氣。2019年銷售狀況端看貸款利率是否有機會下調,以及與各國貿易協調結果。雖然全球車市遭遇成長逆風,但電動車與自動駕駛(包含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趨勢不變,最近通用汽車宣布大規模重整,主要係針對內燃機汽車成本撙節,並關閉了美國與海外五座工廠,另一方面加倍投資自動駕駛與電動車業務,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估2017-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年複合成長率可達29.5%。

電動車發展趨勢

(一)全球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張,純電動車比重增速最大

2018年全球各類電動車(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V、燃料電池車FCV與混合動力車HEV)規模預估達373萬輛,年成長率18%,占全球車市4%。預估2019年在電池價格持續下降,以及各國政策鼓勵與車廠策略加持下,預估成長速度將加快至33%,全球銷售占比達5.2%。在車型分類上,以往占電動車比例超過65%的油電混合車,2018年比重下降到53%,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比重持續增加,顯示車廠皆將純電動車視為未來終極目標,2015年純電動車佔比僅15%,至2018年已提高到31%,預計2021年純電動車比重將達50%水準。

(二)中國新能源車政策獎勵高端市場,雙積分制促使車廠升級

中國新能源汽車2018年銷售量預估103萬輛,占中國整體汽車銷售量4.1%。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從2017年開始減少,除了遏止不良廠商騙補歪風之外,主要用意在於鼓勵消費者選購高續航力車款,並同時給車廠升級壓力。2018年中國取消續航力在100~150公里的車款,而續航力400公里以上車款的補貼款,從4.4萬元人民幣提高到5萬元人民幣。2018年4月中國開始實施雙積分制,同樣是為了讓車廠更積極開發電動車和生產低汙染燃油車,該計畫在2019~2020年的目標是新能源車占比分別達到10%和12%。雙積分制能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銷售量,也將促使外資車企與當地車企展開更多合作。因此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雖然受到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影響,但新能源汽車將持續成長,2019年滲透率預估將成長至5%。

(三)自駕車未來發展趨勢

在自駕車趨勢上,各國已陸續要求車輛安裝各類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並增加強制項目,例如美國宣布2022年9月起新車應強制配備自動緊急煞車系統(AEB),韓國於2019年起要求搭配自動緊急煞車系統和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WS),歐盟委員會也提出新議案,要求2021年後搭載駕駛疲勞偵測系統、注意力分散偵測系統、緊急剎車警示系統、自動車速控制系統與車道維持輔助系統等11款安全系統,ADAS系統已被納入各國新車安全評鑑評分,推升車廠搭載動力。自駕車關鍵零組件包括車載鏡頭、毫米波雷達與3D LiDAR光達,另一個自動駕駛情境的條件是車聯網V2X技術。V2X透過無線通訊獲得即時道路資訊後,結合演算法做路徑規劃和決策,可以不受天氣和距離影響彌補感測器的不足。預期2019年Level 3自駕車推出後,將拉升這些零組件的搭載率和顆數,相關廠商將因而受惠。

中國推動乘用車消費刺激方案有利車市恢復成長

中國政府於農曆年前(1月29日)宣佈了乘用車刺激方案。重點在推進老舊汽車的更新、報廢更新,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二手車,落實適用銷售舊貨增值稅政策。我們認為此舉可刺激中低階乘用車(排氣量1.6升)市場消費,使中國車市在2018年第四季銷量落底後恢復成長,我們預估最快於2019年第二季國內相關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業績即會受惠於中國汽車消費刺激方案推動而成長。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