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陸股ETF 追逐中國回溫行情
台新MSCI中國ETF基金經理人 陳彥霓

美中談判現轉機,加上全球風險偏好升溫,推升陸股表現,國內投信發行的陸股ETF最先感受到熱度,其中尤以槓桿型ETF最明顯。台灣投資人本來就喜愛陸股相關產品,而ETF由於管理費低、流動性佳、操作透明,又可以即時跟上大盤走勢,近年來陸股ETF越來越受到投資人青睞,統計至今,原形陸股ETF共計16檔、槓桿兩倍5檔、反向3檔,整體規模逾新台幣1600億。
其中,陸股指數的兩倍槓桿ETF尤為投資人交投熱點,其中價格相對較低的如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台新MSCI中國正2(00766L)因一單位價格在10元附近,對投資人來說更是以小資金參與陸股槓桿行情之好工具,且相較於槓桿倍數5倍-10倍的期貨、槓桿倍數在4至10倍的權證,2倍槓桿的ETF風險也相對有限,又能利用單一證券戶、利用同一套資金且交易成本較低的工具直接與股市連動。
所謂兩倍槓桿ETF指的是,追蹤指數單日上漲1%時,該標的約檔可上漲2%為報酬目標,當追蹤指數波動劇烈之際,善用相關投資工具,可以在上漲時放大收益,且與融券、期貨相比,佈局槓桿型ETF,最多只會損失投資金額,沒有追繳保證金的壓力,而且買賣方式與股票相同,交易稅更只有現股的1/3(千分之一)沒有到期日限制及轉倉風險等考量,交易更加方便。
今年農曆年以來,陸股表現強勁,主要受到兩方面的激勵,一是消息面,美國總統川普頻頻釋出美中貿易談判順利的訊號,二是資金面,今年1月北上資金高達607億人民幣,創下單月流入新高,由於目前A股評價仍處於長期低點,技術面呈現偏多格局,後市仍有發展空間。
不過,今年以來A股漲幅近2成,短線漲幅已大,須留意拉回修正,宏觀來看,A股今年有國際指數納入的題材,包含近日MSCI明晟將宣布是否確定將大陸A股權重由5%提高至20%,市場預期此將吸引超過8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大陸市場,但是即使MSCI沒有提高權重,國際資金進入中國已經勢不可檔,同時,3月初還有中國兩會,市場也預期將有利多政策持續釋出,在資金與政策的疊加之下,陸股仍可望有延續行情。
統計過去歷史數據,A股受到政策激勵的反彈幅度平均達25%,反彈時間均值為3個月,綜上所述,A股這一波約至3月底前仍有機會,投資人若要參與陸股這波行情,又不想有選股的風險,可以運用陸股ETF來布局,積極型的投資人則建議可考慮利用槓桿ETF來參與後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