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政策、疫情為當今市場的三大變數
投資策略聚焦信用債券並分散股票配置
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 林雅慧

眾所矚目的美國大選雖然已經結束,但選舉結果仍呈現膠著狀態,而且在這段期間,美國與歐洲的新冠疫情也開始惡化,大國之間的競爭也將改變日後全球的政經與治理環境,因此「政治」、「政策」與「疫情」的變化,會讓全球經濟在復甦過程中充斥不確定性,所以投資人除了務必要留在市場上之外,也要透過信用債券與分散股票投資的策略,才能穩健的參與全球經濟的長期復甦。
政治變化將深度影響政策取向
以美國來看,該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太會因總統大選就出現改變,但在大選結束之後,若美國還不能推出有效的財政刺激,將會增添第四季該國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此外,即使是經濟增長較領先的中國,北京當局在十月底也要召開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所以市場也相當關注北京即將推出的「第十四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特別是在擴大內需與科技研發上,北京將推出什麼樣的政策去緩和來自美國的壓力,也相當受到市場矚目。
此外,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世人對新冠疫苗催生的壓力也愈來愈大,但就算疫苗研發順利,各國也要克服量產與配送等最困難的環節,才有可能普遍施打;所以在此之前,全球經濟雖處在復甦的軌道,但動能可能偏弱;而美國在赤字攀高與經濟成長動能趨緩的當下,美元也存在續貶的可能性。
透過上述的分析,可知「政治」、「政策」與「疫情」是未來全球經濟最大的變數;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會在復甦過程中起伏不定,投資人必然要以收益為核心,並透過分散配置的方式以參與市場機會。
寬鬆貨幣環境繼續加持收益策略
在聯準會已決定對通膨採平均架構、且主張把目前的利率水準延長到2023年後,低廉的資金成本會持續成為金融市場的基本生態,這結構有不但助於信用型債券的表現,也有助於股票資產的長期表現。所以在投資上,投資人應該繼續留在市場,以高收益債為收益策略的核心,再輔以股票資產的配置。
股市聚焦科技與醫療 但也可留意類股輪動的機會
以企業獲利來看,2021年全球的企業獲利預估都相當亮眼,其中美國增加26%、新興市場增加32%、亞太不含日本增加24%,歐洲更是增加40%;但這一切的預估,都仰賴於疫苗研發的進度與各國政策的穩定性。
另一方面,假設在疫苗誕生前,全球經濟不會出現普遍性的復甦,科技與醫療類股的產業能見度還是較高,再加上低利環境長期有助於成長型股票的表現,因此投資人還是可以把科技與醫療產業當成股票資產的配置重點;不過,倘若疫苗研發順利,且各國也解決了量產與配送的問題,那麼價值型的股票,如消費、旅遊、觀光、航空與能源等產業,反而會有更出色的反彈空間;因此在整體股票的配置上,建議投資人還是宜採取分散投資的策略,以掌握類股輪動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