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主題背後蘊藏龐大投資機會
瑞銀 (盧森堡) 全球多元關鍵趨勢基金產品經理 張婉珍

在俄羅斯宣布暫停對波蘭與保加利亞供應天然氣,並表示在兩國同意俄方要求以盧布付款前,俄羅斯不會恢復供氣。消息一出一度使天然氣期貨價格大漲25%,因為眾所周知,歐洲許多國家高度仰賴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如今透過烏俄戰爭衝突,已迫使歐洲各國須加速能源轉型,這將促使歐洲國家對再生能源進行更大規模投資。
由於俄羅斯總統普丁曾下令,對俄羅斯「不友好」的買家須以盧布付款。歐盟雖反對此支付方式,但俄羅斯是歐洲天然氣供應大國,此舉恐讓許多國家面臨能源短缺,所以迫使意大利生態轉型部長欽戈拉尼曾在日前建議,暫時允許歐洲能源企業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費用。
除了俄烏戰爭突顯對再生能源發展和需求的急迫性外,氣候變遷所給人類的天災,也讓人類意識到加速對再生能源發展的迫切性。去年聯合國第26屆氣候高峰會(COP 26)就曾明確表示,全球許多國家希望增加綠色支出以應對氣候變化。
由於城市化、人口增長和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都在加速對能源的消耗,並導致氣候變遷的威脅越來越明顯。這意味著一般的能源需求總量,特別是電力需求將繼續快速增長,除了出現電力可能供應不足外,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會隨之增長。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及全球人口增長,導致對高效建築、交通和設備的需求增加。目前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碳排放量在大幅增加階段,這是因製造業、電力和基礎設施等行業活動加速,加上中產階級人口擴張所致。如何在這些地區提高能源效率,已成當務之急。
至於在成熟國家部分,雖然許多成熟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來到歷史新高(圖一),所幸多數地區都啟動補救計劃,快速降低這些國家的排放量。
隨著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跟著GDP的增長而持續增加,尋找可持續的減碳方法變得越來越急迫;另外監管能源效率方面則扮演至關重要角色。去年聯合國第26屆氣候高峰會(COP 26)便達成幾項重要協定,其中之一是“逐步減少”燃煤發電,此外共有141個國家承諾制止森林的砍伐。
這段邁向更乾淨、更高效能源使用的過渡階段,在政治上正得到強有力的全球性支持;而這也會是促進技術進步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有利於逐步降低成本,繼而減輕氣候變遷的威脅。目前世界各國不斷推出許多減碳排放的政策,加上技術創新和產品價格下跌等,都將提供許多重大的投資機會。
在當前政府和民間相繼投入提高能源效率下,必然會創造出許多新產業崛起,並帶動新的投資機會,例如風電和太陽能(PV),以及建築中使用的低碳和顛覆性的能源技術等等,都將會是令人矚目的發展亮點。